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的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的探索

ID:21279951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的探索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的探索_第2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的探索_第3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的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的探索2010年1月,我申报的课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幸被立项为“10年区级个人课题”。近一年来的课题研究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为自己争取一个平台,等于为自己争取一个发展契机。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难点在如何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据此有人提出,现行的班级上课制应该彻底打破,代之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的个别教学或个别化教学。甚至有人乐观地设想,不久的将来实行电脑家校联网,学生就可以在家里完成中小学的全

2、部学业。诚然,多媒体现代教学系统的建立可以为解决这一难题展示出极好的前景,我国个别有远见又有条件的学校已开始着手对此进行有益的开创性研究和实践。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小学教育条件而言,大部分学校达到这一目标,为期还相当遥远。况且学生离开了充满着人际互动、情感交流的班级后,身心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还有待于深入的科学研究。因此,我们现在还必须认真面对开头所提出的那个难点。在为期一年的研究过程中,在区科研室祝老师、陈老师的指导下,对分层教学的策略做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在学生分层上,提出三条标准;

3、在教学目标上,从情感和认知两方面,体出六条分层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和安排上,提出五条教学内容与安排的意见;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提出了全班、小组、个别教学三结合的教学形式;在教学程序上,提出了六个分层递进教学环节;在分层施教上,提出了八项教学措施,具体内容如下。一、学生分层的三条标准为了使教学适应全班不同学生个别差异,有利于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的教学信息量,并使后续的教学活动更具有层次性、针对性、有效性,需要按照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情况,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层次。怎样将学生分层?我们主要从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状

4、态,依据学业成绩,课堂上注意、反应、学习兴趣、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如下:  1.低层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有障碍,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懒于发言,不能很好地参与教学活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习惯差,缺少家庭辅导条件。2.中层学生学习有一定基础,学习兴趣不高,上课尚能注意听讲,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完成作业,有一定学习欲望与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差,缺乏学习主动性。3.高层学生学习基础好,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认真完成作业,学习主动、有兴趣。学

5、有余力,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二、教学目标分层的六条要求对于分层教学目标,我们主要从认知能力与情感水平提出的.其中认知能力水平分为: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复杂综合应用。情感水平分为:①注意。②反应。③偏爱。④信奉。对低层学生,教学目标要求:能力水平达到①~③,情感水平达到①~②。对中层学生,教学目标要求:能力水平达到①一④,情感水平达到①~③。对高层学生,教学目标要求:能力水平达到①~⑤,情感水平达到①~④。六条分层教学目标提出如下。1低层目标(1)上课能注意听讲,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6、;能按要求独立完成课本中练习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2)能记住和领会有关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图形中具体事实的知识及其含义;会套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和常规性的变换问题。2中层目标(1)上课能认真听讲,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认真地独立完成每章后的习题;对数学学习有一定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会通过分析,选用已学过知识和方法,解决新情景下的常规问题以及简单的综合应用问题。3高层目标(1)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独立完成课本中复习题或课外兴趣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7、且有强烈求知欲望和不断进取精神。(2)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灵活地解决复杂的综合应用问题。并能通过探求,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非常规的问题。三、分层教学内容选择和安排的处理意见对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和安排,应依据分层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数学事实、概念、方法和技能上去。在具体组织数学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做好如下工作:    (1)对学生难以接受的内容要搭好“台阶”,降低“坡度”;对较易的内容可加快进度,或增加自学比重。(2)在教学中,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主要问题中,力求每节

8、课能解决一个或几个重要问题。  :  .(3)要注意讲授内容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力求讲解思路清楚、层次分明。(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适当补充内容。(5)灵活安排学生课内外作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因人设题,因材施教,不要原封不动地照搬教科书的练习题。四、三结合教学组织形式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实行全班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三种教学组织的结合形式。一般地说,解决共性问题时,采用全班教学;解决不同层次问题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