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个意识 提高复习效率

强化三个意识 提高复习效率

ID:21289393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强化三个意识 提高复习效率_第1页
强化三个意识 提高复习效率_第2页
强化三个意识 提高复习效率_第3页
强化三个意识 提高复习效率_第4页
强化三个意识 提高复习效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化三个意识 提高复习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强化三个意识提高复习效率:冲刺阶段文言文的复习,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复习策略;在复习过程中,应强化程序意识使学生做题减少盲目性;并应多利用教材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来提高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复习;生本意识;程序意识;教材意识  :G633.33:B:1672-1578(2011)03-0097-02    到了冲刺阶段,许多教师的策略就是“强化应试技巧,进行综合训练”。这个策略是正确的,关键是强化哪些技巧,如何强化;训练什么内容,如何训练。  我认为,不管你要如何强化,如何训练,都不应偏离三个意识:生本意识

2、、程序意识、教材意识。  1.生本意识  所谓生本意识,就是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复习对策。  冲刺阶段,我们往往习惯于埋头研究卷子,而忘了抬起头看看学生的需要。  其实,越是到了这关键时刻,越是应该强化生本意识,因为了解了学生,才能因材施教,复习才有针对性。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把精力分配一些到学生情况的分析上。  1.1关注学生差异。我们往往习惯于从自己所有学生出发去考虑复习内容、方法,而比较少从学生个体或者某个群体出发去安排复习方案。也就是我们都知道要因材施教,但在具体操作上,往往盯着全体而

3、忽略了个体或某一群体。  因此,我们要通过对试卷、练习中文言文答题情况的分析,分清哪些知识点是所有的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点只是部分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是短时间内可以学会,哪些知识点短时间内是学不会的;再根据结果,一方面必须针对全班情况制订总体的复习策略,另一方面更应该针对学生个体或某一群体的文言文掌握情况,帮助他们制订复习计划。  比如,有的学生对古代官职名称和古代表示升降职的词语很陌生,我们就可以给他建议:熟读《陈情表》、《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并对试卷练习出现过的相关词语进行归类整理。对于控制能

4、力差的同学我们可能应当为他们制定计划。当然,我们还可以专门整理一份常见的古代官职名称与升降职用词的材料给学生。  1.2关注学生的训练心理。最后冲刺阶段,由于各科大量的练习与复习提纲,许多同学在做文言文训练时采用一种取巧的方法:稍微想一下,感觉“会”就放过去;感觉“不会”就看一下参考答案。表面上看,他“做”了不少练习,可是真到了考试时却得分率低。这就是“欲速则不达”,为什么呢?因为,文言文训练只有“笔练”才能真正暴露问题,特别是文言文翻译题。  因此,我们必须提醒学生,即使在冲刺阶段,在做文言文语段时还是要沉得下来,可以

5、精,但不能急。  1.3关注学生考试心理。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在默写题之后,属于整份高考卷前面部分,这部分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下面题目作答水平的发挥,也就是直接影响到语文的成绩,甚至影响到后面科目的成绩。可是,事实上文言文阅读题一定来自课外的陌生材料,所以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一开始接触这一题心理就有点害怕。因此,我们在冲刺阶段,很有必要针对文言文这一题进行必要的心理暗示。  比如,我曾经告诉学生:一般来说,文言文语段能读懂70%,你就有可能得100%的分数;能读懂50%,你就有可能得70%的分数;即使只读懂30%,你照样可能拿

6、到50%的分数。  其实这样说是没什么科学依据的,我只是用这样的方法暗示学生,文言文语段看不懂是正常的,以此来减轻学生做文言文题目的紧张感。  除了用语段难度与可能得分比例来宽慰学生,还要提醒学生:高考考题往往难读易做,易读难做。也就是在高考的考题设置上往往有这样的特点:语段难于读懂,但是往往题目简单;而那语段读起来简单的,却往往题目难而易错。  因此,提醒同学们有一个意识:难读易做,易读慎做。  2.程序意识  进入冲刺阶段,做题的准确率和速度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那如何提高准确率和速度呢?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做题进入一种程

7、序化状态。我做了一些尝试,认为下面三个方法可以用:  2.1圈点训练。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能理清文言语段的写作思路,那么我们的文言文得分一定不低。做圈点训练,最主要目的就是理清作品的思路。  给语段做圈点,应注意两点:一是固定的简单的符号系统,二是不同文体圈点重点不同。  比如,下面是史传类语段与游记语段的例子: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

8、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人名官职用“”,时空变换“”,思想品质与事件“”)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