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辑《全北齐文》、《全后周文》辨正

严辑《全北齐文》、《全后周文》辨正

ID:21292176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严辑《全北齐文》、《全后周文》辨正_第1页
严辑《全北齐文》、《全后周文》辨正_第2页
严辑《全北齐文》、《全后周文》辨正_第3页
严辑《全北齐文》、《全后周文》辨正_第4页
资源描述:

《严辑《全北齐文》、《全后周文》辨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严辑《全北齐文》、《全后周文》辨正论文关键词:严可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辨正  论文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清代学者严可均辑录的《全北齐文》、《全后周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其中存在的误收、重出、误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辨正,这为研究北齐、后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文献资料。    清代学者严可均编纂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以下简称《全文》)共15辑,是迄今为止收录唐以前文献最为完备的一部总集,对唐代以前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但严氏以一人之力完成此书,限以种种条件,缺陷与不足在所难免,虽然未可苛责前人

2、,但后续的辨正工作也是极为必要的。本文拟就《全文》中《全北齐文》、《全后周文》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辨正,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全北齐文》与《全后周文》共收录北齐、北周时期130多位作家共600多篇作品,是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各个方面状况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下面笔者将按照问题的性质分类简述如下。    一、误收    按照《全文》体例,不当收入《全北齐文》或《全后周文》的文章。主要是不在北齐周时期,或虽在同一时期但不属于北齐周政权。    (一)高湛《养生论》  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经方,洞识摄生之道。尝谓人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当时或无灾患

3、,积久为人作疾。寻常饮食,每令得所,多餐令人彭亨短气,或致暴疾。夏至秋分,少食肥腻饼臃之属,此物与酒食瓜果相妨,当时不必即病,入秋节变阳消,阴息寒气总至,多至暴卒。良由涉夏取冷大过,饮食不节故也。而不迭者,皆以病至之日,便谓是受病之始,而不知其所由来者渐矣。岂不惑哉!王叔和性沈静,好著述,考核遗文,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编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  按:严可均据《太平御览》辑录此文人《全北齐文》卷二武成帝高湛文中。此篇属误收,本篇文章的高湛并非武成帝。首先,严氏据以辑录的《太平御览》是北宋初年编著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按大的类别分五十门,其下又细

4、分四千五百五十八子目,子目以下则是按时代先后排比引文,引文上冠以书名。查《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七百二十二,本文一则排在《三国志·魏志》一书引文之前,一则排在《晋中兴书》一书的引文之前,《三国志》撰于西晋,《晋中兴书》作于刘宋时期,则本文之高湛当为两晋时人无疑,至晚不出刘宋一朝。而同卷与武成帝高湛同时人魏收所作《魏书》之引文则远在其后。又孙星衍所编《续古文苑》(丛书集成本)卷九“论”部亦收录此文,而题为“后魏高湛”。依孙氏是书之体例,凡文章之为帝王者,则言其帝号,而不径称其名。如同书卷五“诏”部即收录《问沙汰释李诏》一首,题为“北齐文宣帝”,可证。且孙书明书“后魏

5、高湛”,则不以本文之为武成帝高湛,而是另有其人。此外,据《北齐书》、《北史》记载,武成帝高湛并无撰述之才,且在位期间荒淫无度,32岁即病卒,何以能撰述《养生论》一类的文章。古人重名重姓者多有,清乾隆已巳秋,德州卫出土了一方东魏墓志,墓主亦称高湛,字子澄,东魏元象元年死难。由此,严氏以“高湛”为武成帝“高湛”当属不慎,本文当为误收。    (二)道宜《纪事》  宋初有法琼尼,南方人,不知因缘所出,辟谷食枣栗,不著绵帛,戒德甚尊严,禅定多所感通。会稽恭子张使君莅广州,便供养之。随使君还吴,又随出入。尼自克亡日,舍命后勿棺殓,但以乞鸟鸟,至破冈,如期而终。使君依旨,送林

6、野间停,再七日七夕,鸟兽不敢侵,乃收殡焉。亡祖亲使君之第四女也,就琼尼受戒,敕余记录之。  按:本文严氏据《广弘明集》卷四十辑人《全北齐文》卷十释氏类中,严氏作“释道宜”。翻检宋碛砂藏本及《大正藏》本《广弘明集》虽辑录本文,但均无《纪事》之题,而是附于江令公《庚寅年二月十二日游虎丘山精舍》一诗后。《明藏》、《四部备要》本《广弘明集》(上海中华书局据常州天宁寺本校刊)文前始有《纪事》一题,而题下署名“释道宣”,并非“释道宜”。此“释道宣”即《广弘明集》的,为唐代南山律宗的创始人。《广弘明集》中即收录有多篇道宣自己的文章,如《白朝宰群公沙门不应拜俗启》、《统略净住子净

7、行法门叙》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卷九百零九即收录在释道宣名下。此外,依严氏《全文》体例,于每一前当有一小传,略述其生平,姚振宗认为其所作小传“多有不见于史,而皆有援据,无一字无来历”,而严氏于“释道宜”生平却无一字交代。又,《纪事》云:“会稽恭子张使君莅广州,便供养之。随使君还吴……亡祖亲使君之第四女也,就琼尼受戒,敕余记录之”,则可以推断本文出身南方吴地,而《广弘明集》的“释道宣”其籍贯为丹徒(今江苏镇江附近),也与此相合。由此,本文当为“释道宣”,严氏误“宣”为“宜”字,并收录本文于《全北齐文》释氏类中。    (三)王褒《服要记序》  古之制礼,

8、其品有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