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

浅谈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

ID:21302256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_第1页
浅谈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_第2页
浅谈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_第3页
浅谈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南开大学摘要: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在国际上盛行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研宄较有建树的成果颇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五种: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综合发展理论。虽然这五种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其研宄的内容却具有共同点,即区域经济合作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效。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RTA;贸易效应一、区域经济合作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种,AndrewWyatt-Walter认为

2、“从原则上说,经济区域化可以涉及毗邻经济体之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进而至商品与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再而至市场与政策一体化,以致完全的经济和政治同盟。”具体而言,根据成员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成六种形式: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政治一体化。其中以自由贸易IX和关税同盟最为重要,影响最为广泛。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中区域自由贸易协定(RTA)—直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运作的RTA中,绝大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后和木世纪初建立的,90年代以前建立,向WTO中报并继续运作

3、的RTAs的数量仅有27个,占目前运作RTAs总数量195个13.8%,90年代成立的72个RTAs,占总数的36.9%,而木世纪成立的117个RTAs,占60.0%。RTAs的迅猛发展引起了诸多学者关于RTAs与WTO多边贸易体系的基础一一非歧视性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两者关系的高度关注。随着全球RTAs数量的不断增加,RTAs之间的重叠程度也不断提高,Bhagwati(1992)提出RTAs是否威胁到了多边贸易体系问题,同时KruegerC1995)也担心区域性FTAs的建立将会产生寻租者,丙雅图WTO部长会

4、议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Jo-AnnCrawford,SamLaird(2001)对近年来RTAs的快速增加所引发的上述问题分别进行了剖析。也有学者从法律角度,如FoostPauwelyn研究WTO保障机制针对区域贸易集闭做出的对应措施,范黎虹、韩龙、周阳、张洁等也分析了区域贸易集团与WT0基本规则之间的法律关系。陈泰锋和贺剑瑜对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新变化和新动向将会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剖析,并阐明了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合作之间的关系以及相

5、互影响。二、区域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的成效(-)引力模型在经济合作领域的应用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的成效主要从静态和动态效应分析入手,其中静态效应分析主要体现在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上。对于静态效应分析,最常用工具就是引力模型。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他们指出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总量呈正比,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其中,出U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双方的距离(运输成

6、本)则构成了两国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原始的引力模型采取对数形式后表示如下:其中,代表i国对j国的出口额;和分别表示i,j国各自的GDP;表示i,j两国之间的距离;为常数项,和为对和的弹性,为随机误差项。通过对数变换基本上克服了引力方程的异方差问题。(二)引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静态贸易效应随后,利尼曼(Lineman,1966)将人U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规模的变量加入引力模型分析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继利尼曼后,对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主要局限在增加解释变量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更是被广泛

7、地加以应用,尤其是在分析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效应上,具奋较强的说服力。如Matyas(1997)以混合横截面数据固定效果的方式对区域集闭效应所作的分析。经济学家为了检验政策、历史、文化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又逐步将优惠贸易协定、贸易限制措施、殖民关系、共同语言等指标加入到引力模型中(IMF,2002)从而使引力模型得以更好的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随后许多学者疲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国际贸易流量和流向作了实证分析,CelineCarrere(2002)用引力模型对贸易流向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贸易协定在

8、使区域间贸易增加的同时,通常从世界其他各地的进口和出口也都成倍的减少了,这证明区域贸易协定产生了明显的贸易转向效果;Balistreri(2003)、Anderson和Wincoop(2003)等,他们的回归方程大多为对数线性,虽然各自的解释变量不尽相同,但冋归结果人都能有力地解释贸易量。而国内学者舒波(2004)等人通过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成效的详尽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大大加快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