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首程-腰突(气滞血瘀证)

路径首程-腰突(气滞血瘀证)

ID:21303572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路径首程-腰突(气滞血瘀证)_第1页
路径首程-腰突(气滞血瘀证)_第2页
路径首程-腰突(气滞血瘀证)_第3页
资源描述:

《路径首程-腰突(气滞血瘀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09-2510:35首次病程记录徐树燕女60岁腰部疼痛伴左下肢麻木半年余加重2天。于2015年09月25日收入院。病例特点:1.老年女性,既往身体健康,生活自理,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2.该患约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未经任何诊治,自行在家休养期间出现腰部疼痛加重并伴有左下肢麻木感,尤以咳嗽及用力排便时疼痛、麻木感加重,2日前症状逐渐加重,为求系统治疗今日来我院就诊,经门诊医生查体及拍片后,拟“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患病以来神志清,一般情况良好,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增减。3.中医诊查:神志清楚,发育正

2、常,形体适中,精神疲倦,表情正常,声音洪亮,气息均匀,双目灵活,无耳痛,无耳鸣,口唇正常。面色暗,痛处拒按,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涩。4.查体:体温:36.5℃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2/10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双目有神,形体适中,步入病室,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鼻翼无煽动,耳鼻道通畅,未见异常分泌物溢出。唇红,咽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呼吸动度一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

3、音。心界大小正常,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莫菲氏征(-),麦氏点无压痛,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肾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无血管杂音。脊柱、四肢详见专科,外阴及肛门未查,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脊柱外观正常,无明显侧弯及后凸畸形。腰3-4椎体棘突旁压痛(+)叩击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左小腿前内侧皮肤感觉减退,伸膝肌力减弱,膝反射减弱,左足末梢血运存在。余肢未见明显异常。(腰4-5椎体棘突旁压痛(+)叩击痛(+),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4、+)加强试验(+),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减退,踇趾背伸肌力减退,左足末梢血运存在。余肢未见明显异常。)(腰5-骶1椎体棘突旁压痛(+)叩击痛(+),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小腿和足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足跖屈和屈踇肌力减退,踝反射减弱,左足末梢血运存在。余肢未见明显异常。)5.辅助检查:腰椎CT示:腰3-4、腰4-5椎间盘突出。初步诊断:中医初步诊断:腰痛病气滞血瘀证西医初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依据:中医辨病辨证依据:综合四诊,诊断为“腰痛病、气滞血瘀证”劳累日久,伤及局部气血,气滞则血行不畅,血瘀则气行受阻,气血不和

5、淤滞于局部,不通则痛,故腰痛病。痛处拒按,舌质紫暗,脉弦紧皆属气滞血瘀之征。西医诊断依据:1.腰部疼痛伴左下肢麻木半年余加重2天。2.查体:腰3-4椎体棘突旁压痛(+)叩击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左小腿前内侧皮肤感觉减退,伸膝肌力减弱,膝反射减弱,左足末梢血运存在。余肢未见明显异常。(腰4-5椎体棘突旁压痛(+)叩击痛(+),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减退,踇趾背伸肌力减退,左足末梢血运存在。余肢未见明显异常。)(腰5-骶1椎体棘突旁压痛(+)叩击痛(+),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6、+)加强试验(+),小腿和足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足跖屈和屈踇肌力减退,踝反射减弱,左足末梢血运存在。余肢未见明显异常。)3.辅助检查:腰椎CT示:腰3-4、腰4-5椎间盘突出。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肝肾不足证:腰痛隐隐,绵绵不休,关节强硬,伴心烦失眠,口渴咽干,面色潮红,舌红,脉沉细,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西医鉴别诊断:腰椎管狭窄症:主要表现为下腰痛、马尾神经或腰神经受压,以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为特点。主诉多而阳性体征少。结合CT和MRI检查可明确诊断。诊疗计划:1.骨科入院常规2.二级护理3.普食4.腰椎电脑多功能牵引5.物理治疗

7、:理疗、电磁疗6.活血止痛膏,每次1贴外敷7.中药熏洗,处方如下:羌活15g,姜黄12g,当归20g,赤芍18g,黄芪18g,防风12g,炙甘草6g,生姜5片,葛根20g,桑枝15g,桂枝12g。用法:每日一剂熏洗8.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为主,身痛逐瘀汤加减方药如下:川芎18g,桃仁12g,红花12g,秦艽12g,羌活12g,没药18g,五灵脂18g,香附15g,当归20g,地龙12g,牛膝20g,甘草5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共取药汁300ml,每日两次口服9.主要采用腰椎夹脊穴、膀胱经穴和下肢坐骨神经沿线穴位。10.中药药物离

8、子导入治疗、碳素光治疗等11.药物对症治疗12.请上级医生看病人医师签名:王传宝手签:诊疗计划:中医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为主,根据我科董井太主任医师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在原方基础上辅以乳香15g、独活15g以加强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