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区急诊科应用心肺复苏机临床疗效观察

煤矿地区急诊科应用心肺复苏机临床疗效观察

ID:21309184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煤矿地区急诊科应用心肺复苏机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煤矿地区急诊科应用心肺复苏机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煤矿地区急诊科应用心肺复苏机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煤矿地区急诊科应用心肺复苏机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地区急诊科应用心肺复苏机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比在煤矿地区急诊科使用心肺复苏机(THUMPER1007型)和徒手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的效果,以评价心肺复苏机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41例及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40例疗效。结果:应用心肺复苏机行心肺复苏术优于人工徒手心肺复苏,复苏有效率与标准心肺复苏术相比有显著差异性,副反应少。【关键词】煤矿地区;心肺复苏机;疗效。心脏呼吸骤停是临床危重症,尤其在煤矿地区急诊科多见,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RP),或者有效的胸外

2、按压和人工呼吸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关键。我们采用心肺复苏机(THUMPER1007型)进行CRP,并与徒手心肺复苏进行比较临床效果;国内目前对心肺复苏机于煤矿地区危重患者临床应用研究尚未见报道,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01月〜2013年01月急诊科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81例,患者均经心电图或心电监护证实发生心脏呼吸骤停,男50例,女31例,年龄13〜81岁,其中23例发生在院外,抢救前停跳时间《15min,58例发生在院内。除外肿瘤终末期患者及妊娠、腹胸部创伤患者,排除器官功能衰竭(如呼吸、心力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将符合

3、范围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人工徒手胸外按压组41例和心肺复苏机胸外按压组40例。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原因:心源性32例,外伤12例,脑血管病7例,药物中毒6例,过敏性休克4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溺水2例,电击伤2例,其他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导致心脏呼吸骤停的病因、以及开始心肺复苏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人工徒手心肺复苏组发生于院前患者,在停跳15min内即开始徒手心肺复苏并急送入院,入院后继以人工徒手按压并行开放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发生于院内患者,停跳后即行徒手心肺复苏,同时开放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机械复苏组患者入

4、院前急救措施同徙手心肺复苏组,入院后即行开放气道、并在1〜2min内应用心肺复苏机。心肺复苏机安装:将底板置于病人背部,使机器按压柄下软垫贴于胸骨柄下段1/3处位置,开通氧气开关,调节气压,氧流量调至450〜650mL,旋开开始按钮,逐步调整胸部按压深度,深度根据患者胸廓情况来调节,心电监护仪上可显示按压呼吸、心电波形,调整至出现上述规范波形,即为合适按压深度,另使通气管连接于气管插管上。预设按压频率100次/分,每按压5次有1.25秒延迟通气(即按压与正压通气之比为5:1)。以上病例院内复苏的同时均使用电除颤及多巴胺、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连接心电监护

5、仪。所有心肺复苏操作执行均按2⑻5年心肺复苏指南规范要求进行,人员都经过规范的CPR技术培训。1.3疗效标准及副作用评价复苏有效指征[1]:1、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应恢复;2、有脑组织功能恢复的迹象:①患者出现挣扎;②肌张力增加;③吞咽动作出现;④自主呼吸恢复;3、心电图示波屏上出现交界区、房性或窦性心律,出现房颤或房扑亦视为有效;4、紫绀消退。无效指复苏前后生命体征无改善。副反应主要观察肋骨骨折、皮下淤血、血胸、气胸、内脏损伤等。统计学方法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有效率。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

6、x2检验。以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