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内需发展关键因素

抑制内需发展关键因素

ID:21313396

大小: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1

抑制内需发展关键因素_第1页
抑制内需发展关键因素_第2页
抑制内需发展关键因素_第3页
抑制内需发展关键因素_第4页
抑制内需发展关键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抑制内需发展关键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抑制内需发展的关键因素摘要  此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国由于没有开放金融市场而未直接遭受金融重创,但作为“世界工产”,受其影响,众多沿海外向劳动密集型工厂纷纷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出口下滑,经济增长放缓。这表明外向型模式不能支撑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像我们这样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应以内需(最终消费)拉动经济。长久以来我国来重视出口和投资,忽视内需,导致国内消费增长缓慢。抑制国内消费因素有很多,主要集于五点:第一,政府投资过多,挤占民间投资;第二,为了支持较高的政府投资,财政税收过高,加重居民和企业负担;第三,收入分配不公,福利保障低,人民储

2、蓄率过高,抑制国内消费;第四,农民收入过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第五,对中小企业扶持不够。我们要以这次危机为契机,积极扩大内需,将经济转为内需支撑型。不能再以资源、环境和人民的低收入为代价换取GDP的增长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可能有一天就是一堆纸)。中国经济要依靠内需,扩大自有经济的总容量才能真正持久发展。关键字扩大内需 消费 政府投资 税负 分配不公 社会保障 农村 中小企业融资引言中国一直被称为“世界工厂”,为世界(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廉价的资源、劳动力,从这个角度,更像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打工仔”。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对西方发达国

3、家经济的弹性比较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小幅增长就会拉动我国经济较大幅度增长;反之,西方国家经济小幅回落势必对目前国内经济有较大负面影响。而美国和欧元区是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一旦西方发达经济体出现衰退,可想而知对中国出口会造成比较大的打击。此次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导致欧美国家消费紧缩,我国“打工”这块收入-即未来出口这块收入受到冲击显而易见。沿海地区众多依赖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倒闭,大量农民工失业。2009年一季度出口下降近两成。这次危机告诉我们,不能长期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消费才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像

4、我们这样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扩大内需,增加经济总容量才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第8页共8页一、此次经济危机告诉我们扩大内需才是发展的长久动力宏观经济学将一个国家的GDP的组成分为四部分:投资、消费(居民个人消费)、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投资)、净出口(进出口差额)。长期以来,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是投资与净出口,而消费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这就形成了一种失衡的经济结构:高储蓄、低消费同时又伴随着高投资并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这种经济结构也是有好处的,比如有充足的外汇进口高科技产品,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但它弊端在此次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

5、的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充分体现出来:由于我国大量的投资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尤其是欧美日这样的发达国家。当这些国家一旦消费紧缩,必然导致我国出口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出口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电力、钢铁、煤炭供应企业产能过剩,开工不足。不言而喻,失业激增、农民工返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的马车只用了两个轮子投资和出口,忽略了马力强劲的内需。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于欧洲国家必须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国不仅要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还必须重视省与省之间的贸易,巨大的国内需求就可以支撑巨大的产业

6、。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也认为大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于小国。国家经济发展应以消费(内需)为主,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国。二、抑制内需的关键因素此次金融风暴来临之前,中国GDP以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在世界独占鳌头,但与此同时,国内的消费率却在持续走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统计年鉴显示,2000年最终消费率尚为61.1%,到2008年已经下降到48.6%(央行公布的一个数据),其中居民消费率由48%下降到35%左右。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一般而言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的主体。相应地,居民消费的比例却在减少,而居民消费中的农村消费更是极度减少。居民消费一

7、直难于增长,甚至在减少,其中道理很简单:就是老百姓的口袋里没有“敢于”消费的钱。与之相反的是财政收入、外汇储备却不断增加。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将在“国富民穷,国进民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告诉我们,投资拉动型和出口导向型不能维系一个国家的发展第8页共8页。我国应尽快转成内需支撑型。要想成功转型,就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阻碍内需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政府投资过多,挤占民间投资,减少社会总财富。宏观经济学指出:政府在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往往会引起利率的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下降。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政府投资逐渐减少,但在

8、金融、保险、教育、公共设施、邮电、通信、民航等领域存在着国家垄断经营。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1995年个体经济的固定投资增长率为上年的1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