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

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

ID:21318998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1

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_第1页
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_第2页
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_第3页
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_第4页
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已经站在“千亿”门坎前。今年国家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给我省沿江城市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实施,800百里皖江必然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皖江8城市间,竞相发展,竞争会更加激烈。相对长三角,**位于皖江的末端,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是为不利因素,如果我们在承接产业转移和城市间的竞争中善于把握时机、发挥优势、准确定位、趋利避害、加倍努力,让产业转移“蛙跳”到**,使**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实现末端起跳,追赶跨越马芜铜是完全有可能的。  

2、一、我市在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已经站在“千亿”门坎前。今年国家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给我省沿江城市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实施,800百里皖江必然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皖江8城市间,竞相发展,竞争会更加激烈。相对长三角,**位于皖江的末端,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是为不利因素,如果我们在承接产业转移和城市间的竞争中善于把握时机、发挥优势、准确定位、趋利避害、加倍努力,让产业转移“蛙跳”到**,使**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实现末端起跳,追赶

3、跨越马芜铜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我市在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1、容量大。广阔的土地,充足的人力资源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从人口资源看,**2008年末户籍人口为万人,位于皖江8城市第一位。其中,2008年末劳动力资源数为478万人,从业人员数为万人,正适合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土地资源看,**土地面积位于8市之首,有长达近500里沿江岸线,沿江土地面积更是无与伦比。据有关报道显示,困扰长三角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地荒,情况严峻到浙江的工业用地已接近用完,按照“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上海的工业用地缺口达万亩。在长三角,

4、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向欠发达地区购买土地指标的情况,我省马鞍山和铜陵也存在这方面短处。城市指标名**池州铜陵芜湖巢湖宣城马鞍山滁州国土面积(平方公里)15398827211133317939412323168613523市区面积(平方公里)8212432350720203126213401404总人口(万人)辖县(市)个人83134616辖区个数31341132  2辐射宽。**是长江流入安徽的第一座城市,位处皖鄂赣三省交界自古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自古是长江中下游商贸中心城市,曾经百年省会商贾云集,至今区域影响力亦非一般城市

5、能比。仅举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例,2008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亿元,排沿江城市群第1位,须知**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省内九市中处于第6位,仅比滁州高164元,比宣城高609元,与马鞍山,合肥,铜陵芜湖相差较大。指标名称**池州铜陵芜湖巢湖宣城马鞍山滁州合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4191284815173149391304411810183301225515591  为什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如此之高,足见其对周边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这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一个有利条件。3、交通便。**现有有206、105、318国道,合安

6、高速、沪蓉高速贯穿其境,并通过**长江大桥与南沿江高速贯通;合九铁路贯穿**及所辖六个县市;民航开通已有近20年历史;长江黄金水道**港口群更是闻名遐迩;当前**的交通又处在一个新的飞速发展时期,南京至**高速铁路已经动工,合武高速**段正在加速建设,东香高速公路**段正在筹划中,建成后**江面将出现三桥并驾齐驱的景观。五年内,一个以**城市为核心区,以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国省道改造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重点,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民航“空中走廊”以及新型长江港口群,“一横两纵”的油气管道运输网,水陆空联运的区域性立体交通体系必将形成,届时抵

7、达上海及皖鄂赣浙苏五省省会城市将不出三个小时。  4基础实。一是资源优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八百里皖江,**占了六成多,其中深水岸线上百公里。地表生物资源达两千余种,盛产优质粮棉油、茶叶、蔬菜和水产品,地下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达70多种。**能以、优质的农产品基地、丰富的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为长三角提供重要的腹地支撑,与东部地区形成产业优势互补。二是产业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结构明显改善,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9∶46∶35,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是全省重要的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纺织品加

8、工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及加工基地,也是沿江著名的商埠。三是人文优势。**既是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曲文化、桐城派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以国家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