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办法

试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办法

ID:21324649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1

试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办法_第1页
试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办法_第2页
试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办法_第3页
试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办法_第4页
试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办法  论文:水泥混凝土 路面病害 处治方法 超重荷载 凝土道路增强剂  论文: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的日臻完善,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的速度较快,在技术、经济上也将显示出明显的上风。然而水泥路面的迅速增长,水泥路面的很多病害也逐渐体现出来。文章通过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水泥路面不同病害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办法,和同行共同探索。    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的日臻完善,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的速度较快,在技术、经济上也将显示出明显的上风。然而水泥路面的迅速增长,水泥路面的很多病害也逐渐体现出来。主要现象为裂

2、缝、沉陷、严重破碎板、板角断裂、唧泥、错台、接缝材料破损等。引起各种病害的原因是不相同的,有外界因素,设计缺陷、施工新题目及养护等原因,笔者通过多年来针对水泥路面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养护办法,现谈谈粗浅看法,和大家共同探索。    一、水泥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    水泥路面破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板、基层、路基的缺陷引起的。这些缺陷除了设计因素及施工质量的原因之外,一般是在行车和各种自然因素功能下形成的,而水和超重荷载是主要因素。  (一)水是形成病害的主要原因  前几年水泥路面的横缝均是采用沥青灌缝,纵缝为施工缝不灌缝,路肩盲沟排

3、水的设施基本没有设置。非凡是“先行工程”建设期间对水泥路面性能熟悉不足,相当一部分排水设施配套不到位。假如养护不及时,经过多年的行车功能,一种是路面板块间相互挤压,原路面横缝接缝的填缝料老化剥落破损。路面的雨水通过裂缝接缝渗透基层,造成基层软化。另一种是低洼地水排不掉,两侧就会产生积水,积水向路基渗透,通过毛细功能逐渐向上,使路基上部土层变湿。在车辆荷载的重复功能下,出现基层承载力不足,地基不均匀下沉。产生唧泥将基层细料冲走导致板端脱空、路面板块松动、错台、板角冒浆,最后出现断板破碎。  (二)车辆超载也是造成水泥路面断板、碎板的主要原因

4、  由于经济的发展,车流量不断增加,非凡是市场竞争急烈,运输户只雇经营利益,尽大部分的货车进行改装,加高车厢,加厚大梁等等,严重超载,据路政部分检测统计双轴车辆总重量均在23~24t、三轴车辆总重均在35~45t,荷载大大超过路面设计荷载,造成混凝土板块疲惫,形成水泥板断裂、破碎,大大缩短正常使用年限。  (三)施工控制质量不严,造成水泥路面破损  路基密实度不足造成不均匀沉降,病害大部分布在路基填挖交界,高填方路段和路面和桥涵等构造物交接处,由于路基不均匀下沉造成路面的沉降,在行车的冲击功能下造成错台渗水、唧泥导致水泥路面破损。路面材料

5、质量控制不佳,配合比达不到要求,拌和不均匀,压实或振岛不实等施工原因,从而降低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在荷载的功能下,混凝土路面无法承受荷载带来的竖向剪切力从而导致路面破损。[1[2[3[4【  (四)设计方面缺陷造成水泥路面病害的产生  设计时对交通量猜测计算不够正确,基层、面层设计厚度偏薄,设计时当量轴载由于按标准车型额定载重进行换算,而近几年来交通量迅速增长,超载超限车辆不断增多,这种设计轴载和实际不符,这样会大大影响水泥路面的寿命。  (五)养护不到位,加剧路面病害的发展  养护灌缝不及时,水泥路面缩缝、胀缝、施工缝,施工时基本上是用沥

6、青灌缝,使用一般2~3年的材料自身老化松脱,假如不及时填缝料更新,雨水渗透,破坏基层和垫层,造成板接缝处的变形和破损。原“先行工程”建设资金投进不够余留排水设施不完整,导致边沟排水不畅积水,由于养护资金不足没能及时进行完善排水系统,也会导致路面提前损坏。混凝土板早期一些病害处理方法不当不及时,如混凝土板断裂、板角断裂、错台等病害处理不及时,只重视处理严重病害而忽视对板裂缝封水处理,使路面水渗透,加剧其他病害的产生。    二、水泥路面病害的预防办法    水泥路面病害的预防,必须增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性能的熟悉,加强设计、施工、养护三个

7、方面工作,从源头抓好。  (一)设计方面  我国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计算理论中,尽管考虑了温度疲惫应力等因素。但设计的板厚依然较薄,难以承受巨大的冲击破坏动能。在实际应用中,重视应力计算,而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典型结构的探究和实际观测的较少。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应该由静力学向动力学发展。在充分考虑冲击动荷载对路面的功能后,适当进步技术标准和设计厚度,以适应我国公路不断增长的交通量的需要;在软基路段,桥头下挖路段和填挖路段交换频繁的路基上必须深挖进行补强设计并增加相应的预算;其次,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要达到支撑稳固的要求,必须解决基层

8、耐冲洗和弯沉均匀性新题目,即要选用适合本地区天气特征和交通量要求的基层材料类型,公道地设计性能优良且适宜摊展的集料级配;在对高填方软基和台背填土进行认真处置的基础上,假如可预见沉降变形过大,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