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打造精神高地增强文化自信经验材料

某县打造精神高地增强文化自信经验材料

ID:21325368

大小:71.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某县打造精神高地增强文化自信经验材料_第1页
某县打造精神高地增强文化自信经验材料_第2页
某县打造精神高地增强文化自信经验材料_第3页
某县打造精神高地增强文化自信经验材料_第4页
某县打造精神高地增强文化自信经验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县打造精神高地增强文化自信经验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县打造精神高地增强文化自信经验材料近年来,XX县立足自身实际,加快文化兴县步伐,借助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XX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8195;#8195;文化地位持续巩固提升#8195;#8195;在文明城市创建、民生工程实施、城乡风貌塑造、产品文化包装、旅游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建设、智慧城市打造等方面,更加广泛地尊重和重视文化的话语权,真正实现了文化有为有位。#8195:#8195;打造以“千字文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品牌。xx是千字文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

2、,xx县一直非常重视对千字文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成立了“中华千字文研宄会”,修建了千字文广场和周兴嗣雕像,并举办千人诵读千字文、国学经典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力争把“千字文故里”打造成xx的文化名片。#8195;#8195;更加完整系统地保护好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鸣钟故居、刘邓大军过沙河遗址、华佗冢等一些文化遗迹,使后人缅怀、铭记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激励广大干群和青少年的爱国热情,以文化人,涵养开放包容心态,让厚重xx不断焕发出年轻的活力和蓬勃生机。#8195;#8195;——实施非遗文化保护工程,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狮子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扑

3、蝶舞、两仪拳、沙河大鼓等现有非遗项目进行传承和保护。按照非遗文化评定的要求,新评定了河南查拳、陈氏泥猴、怀安毛刷等6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向周口市文广旅局推送了包括河南查拳、陈氏泥猴、马家牛羊肉等7个具有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评定资格的项目,繁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容,切实保护了该县优秀的地域文化。#8195;#8195;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孵化助推,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结对子、种文化”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曲艺家们创作了《如今家园变江南》、《XX美》、《歌唱xx文明城》等100多部展示xx地域文化特色和改革发展辉煌成就的优秀文艺作品;针对

4、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组织文艺工作者编排了快板书《王瑞琴扶贫小唱》、小品《送羊》、沙河大鼓《扶贫政策好》等一系列歌唱脱贫攻坚好政策、鼓励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精品文艺作品,深受群众好评。#8195;#8195:文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优化#8195:#8195;“竹板一打响连天,在座观众听我言。别的事情暂不谈,今天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来宣传……”10月25日上午,xx付井镇赵口村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这里正在上演一场以“喜迎党的十九大”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有豫剧、清唱、曲剧、快板、歌曲、小品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而演员则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草根明星”们。“现

5、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其实我们好多群众心里想唱也爱唱,但是以前没场地、没设备、没条件,现在各村都建了文化广场,我们这些能唱的就凑到一起,排一些节目演给大家看。”“草根”艺人陈英说。据了解,XX县近年不断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务实推动城乡综合文化站建设,5年来共投入5⑻0多万元用于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文广中心综合楼、老年大学综合楼、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精品文化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了“歌舞有场所、学习有书屋”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向基层倾斜,已建成22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58个农家书屋、352处村级文化广场,文化信息资源共

6、享中心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全面向村级延伸,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功能逐步完善,为城乡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平台。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话说扶贫攻坚战,眼下进入关键点。这天扶贫工作队,召集大家提意见……扶贫必须先扶志,治贫必须先治懒。如此才能见成效,如此才能有转变。”10月26日,在xx县卞路口乡南郭庄行政村,一段《扶贫必须先扶志》的快板书,再次引起台下观众强烈反响。连日来,XX县“脱贫攻坚百场文艺巡演”宣传队走进该县各个行政村,他们通过自编自演的各类节目,歌唱脱贫攻坚好政策,舞出圆梦小康新生活,赢得广大群众一致好

7、评。XX县坚持把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宣传引导、培育培训、评比提升为主要内容,“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大力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实现了群众文化从欣赏到参与到创造的蜕变。“有书没人借、有戏没人听、有活动没人参加、有电影没人观看”的窘况得到根本改变。“十二五”以来,全县共打造“舞台艺术送农民”、“美丽XX•魅力槐园”、“三月三槐园书会”、“文艺轻骑下基层”、“XX之夏”、“戏曲进校园”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品牌10余个,组建群众文化队伍40多支,培育群众文化带头人400余人。XX年以来,组织开展图书图画展览、文艺演出

8、、文化讲座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惠民活动600余场次,演出范围覆盖全县22个乡镇(办)及县城各社区、广场等,受益群众达30余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