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的格式及

导游词的格式及

ID:21326859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导游词的格式及_第1页
导游词的格式及_第2页
导游词的格式及_第3页
导游词的格式及_第4页
导游词的格式及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游词的格式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导游词的格式及导游词的格式及导游词的格式及导游词的格式及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导游词的格式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导游词的格式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1.习惯用语  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  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  a、开头语  (1)介绍自己或

2、旅行社  (2)介绍司机和车型、车号  (3)介绍旅游时间,地点和行程安排  (4)表示欢迎。  b、告别语  (1)总结旅游情况  (2)感谢游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见  (4)表示依依惜别  2.概括介绍  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可根据需求所变)。  3.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

3、、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导游词的范文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诸位来天津古文化街参观游览。1985年建成的古文化街为天津城市增添了几许异彩,以其特有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吸引着来自远方的异乡游客。  这条街上有一座享誉几百年的古庙,它原名“天妃宫”,后该称“天后宫”。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

4、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  天后宫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坐东朝西,是天津市区目前最古老的建筑。  天后宫,从东到西,由戏楼、幡杆、山门、楼牌、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分列南北的钟鼓楼、张仙阁和配殿等建筑组成。  幡杆,在天后宫门前。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使整个建筑群显得错落有致,气势不凡。后来,幡杆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进香日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  山

5、门是砖木混合结构组成。门额是用整砖雕刻“敕建天后宫”,这个山门是清朝乾隆年间增建的。  进得山门,迎面是木结构的两柱--楼式牌楼。牌楼是元、明时代天妃宫前的标志。“护国庇民”意思是“上以护国家,下以庇民生。”  在牌楼两侧的,北边是鼓楼,右边是钟楼。  过牌楼,就是前殿。前殿是天妃宫最早的山门,供奉护法神王灵官和人称“四大金刚”的“千里眼”、“顺风耳”、“加善”、“加恶”。  越过前殿,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正殿,正殿是敬奉天后娘娘的地方,天后娘娘中局佛龛,身披霞披,头戴凤冠,四位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

6、立两旁。  穿正殿,即为藏经阁。藏经阁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现为民俗博物馆展厅。  在藏经阁的后面,过甬路,为启圣祠,即后殿。  昔日,天后宫供奉主神,当然是天后娘娘。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天后宫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佛道混杂,百神聚集的复杂情况。南北配殿供奉王三奶奶、挑水哥哥、送药天师、白老太太、龙王、药王诸神。  现在的天后宫内两侧厢房陈列有介绍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和变迁,陈列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及各种民俗造型(婚礼仪仗、服饰等)、清代水机等文物。  综观天后宫的建筑,经历了各个时期

7、的重修、大修及重建阶段,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  出庙门,以北的一段街,叫“宫北大街”,庙门以南的大街即名“宫南大街”。  “宫南”、“宫北”口两处楼牌共有楼匾四块。  南口南面楼匾为“津门故里”四字,北口北面楼匾是“沽上艺苑”,二字八句,对仗工整,恰似极好地一副联语。  漫步古文化街,进出店铺时,您会看到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有一幅幅极具江南造园艺术风格的苏画。构图生动有典,形态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绚丽无比,风采迷人。  让我们来浏览一下苏画吧!  南口集珍阁檐下枋间画的是《三国演义》,从最东一架梁枋是

8、“桃园三结义”,接下去依次是“虎牢关三英站吕布”、“凤仪亭吕布戏貂禅”、“三顾茅庐”、“当阳拒曹”、“甘露寺刘备招亲”、“夜战马超”、“截江夺斗”等八幅,从西蜀角度着重刻画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忠义、英勇故事。对面的梨园阁枋间也有画八幅,画的是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也就是相府小姐崔莺莺与赶考书生张君瑞的恋爱故事。从北边的一架梁枋起依次是“张生惊艳”、“张生普救寺借厢”、“墙角遥见”、“崔莺莺夜听琴”、“张生跳墙”、“书斋相会”、“拷打红娘”、“长亭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