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ID:21327154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_第1页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_第2页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_第3页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_第4页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摘要】多媒体课件是历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很多优越性。但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也必须遵循历史教学的规律,注意正确运用,以避免一些消极倾向。【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历史教学正确运用【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44-02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各地历史教学也开始运用多媒体课件。实践证明,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把复杂的历史事件和课后练习等内容编制成教学课件,任意调用,反复重现,不仅

2、增大了授课的信息量,也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手段。但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也必须遵循历史教学的规律,注意正确运用,以免产生消极影响。一、课件设计应重内容,而非重技术,应克服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倾向。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为教育目的而服务的。设计者应该把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目的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融入课件之中。如果仅仅关注技术,热衷于对字体、界面、色彩、动画、音响等方面的处理和链接,而不去研究教学内容,不注重课件所应体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这样的课件,纵使其表现力再强

3、,也不具现实意义。它不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严重干扰了学生的思考。曾经听过一堂历史优质课竞赛课,老师的课件制作很精美,丰富的图片、精彩的视频,中间还穿插了一些互动游戏。一堂课看似十分热闹,但它几乎脱离了课本内容,脱离了课标要求,学生连基本史实都没有完全掌握。这堂课真的成功吗?我看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二、教学设计应该以信息量、精讲精练和理解消化为度,避免出现新的“满堂灌”倾向。不可否认,多媒体课件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但是,在一节课内应以多大的教学信息量为宜,须有科学依据,不可随心所欲地设定。笔者

4、调查发现,在进行历史多媒体授课后,由于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施加的信息量过大,学生往往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不断变化的电脑屏幕上,却顾不上记笔记或干脆不记笔记,甚至来不及思考理解重要的知识点,因此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际上,授课时必要的停顿和反复,正好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理解、消化和回味的空间,这在历史教学中是必需的,无可非议的。否则又会出现新的“满堂灌”现象。曾经参加过一个中考研讨活动,一位老师上了一节中考复习示范课,这节课一共复习了三个学习主题,幻灯片多达60余张,可谓课堂容量超大,可复习效率如何呢?我想也不必多

5、说。三、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克服用虚拟语言环境代替真实语言环境的倾向。多媒体教学能够创造并充分利用虚拟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虚拟的语言环境中了解历史。但是再好的历史多媒体课件,其很多语言环境也是虚拟的,绝不是完全真实的语言环境,它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历史学习者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语言问题要比虚拟的语言环境丰富得多,也复杂得多。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了解历史的真相。虚拟语言环境和真实语言环境各有所长,在语言教学中应使它们互补,而不应以虚代实,变成新形式的闭门造车,甚至成为历史的篡改者。四、

6、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避免多媒体教学课件喧宾夺主的倾向。在一些学校里,多媒体教室里安置的是投影仪,拉上窗帘后,便是漆黑一片,某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端坐于计算机前操纵鼠标,学生只能看屏幕、听声音。其实,这种教师让位于课件的做法,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主角的错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不应仅仅是外部刺激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应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的执行者;教师也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加工”和“内化”语言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7、。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师所具有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幽默、宽容和耐心,所使用的诸如手势、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言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综合素质产生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点是师生之间“活生生”的交流活动,而不是师生各自面对“冷冰冰”的计算机屏幕。因此,历史多媒体课件只应该是有助于师生间教学交流的促进者,而不应是横插于师生之间的“第三者”。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我国历史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宄、制作和授课已有了多年的

8、历史。但是,对其教学效果如何,尚不能下一个完全科学的定论。我们应该进行彻底地回顾和反思,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认真研宄并自觉遵循历史多媒体教学规律,掌握其本质特点,大胆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多媒体语言教学课件的制作理念和授课方法,科学地消除不良倾向,确保历史多媒体教学得以健康的开展。参考文献:[1]朱秀昌,宋建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