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翻译的可译性及其限度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及其限度

ID:2132778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及其限度_第1页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及其限度_第2页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及其限度_第3页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及其限度_第4页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及其限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及其限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翻译的可译性及其限度: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一直与翻译活动息息相关。本文从产生翻译可译与不可译的原因出发,主要是在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翻译障碍,指出翻译是可行的,但是存在一定的限度,并提出参考的解决方法——补偿法。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翻译限度,补偿法  简介:周凤(1988-),女,汉,四川遂宁,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硕士笔译方向。  []:H059[]:A  []:1002-2139(2012)-09-0145-01  一、引言  翻译活动的发展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无论是国内外的学者,还是在翻译领域初试牛刀

2、的学徒,对于一个文本中的信息是否可译,或多或少都产生过质疑。而笔者认为,虽然世界上人们的语言不统一,但是在一定的领域内,人们的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定义是相同的。正如奈达(Eugene·A·Nida)曾说过“尽管人与人之间的绝对沟通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管在同一语言区域或是不同语言区域之间,人们之间高度有效的沟通还是可能的,因为人们的思路、身体反应、文化经历和对别人行为方式作出调节的能力都是相似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一种语言下的所有事物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找到对等的事物,进而得到翻译。  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产生  而在笔者看来,翻译活动就是

3、一个遇到困难并解决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困难可译轻而易举的化解,有的必须采取一些手段才能解决,还有的却让译者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困难很容易让人们以为翻译是可行的。人们会觉得,尽管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每一种都有鲜明的民族差异和文化特点,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文化与语言的形成会受思维、对客观世界的看法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人类的思维规律和生活经验基本相同,正是这种基本一致性使得跨文化翻译是可能的。虽然不同的语言对各种概念的词汇有着不一样的编码和范畴划分,但是,总的来说,一种语言所具有的任何概念在别的语言中都以得到

4、编码,只是其难易程度不一样而已。而第三类的困难往往让人觉得翻译是不可行的。因为有一些语言和文化在另外一种语言和文化中找不到对等的存在,因此有一些事物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成为翻译中经常遇到的那些无法逾越的障碍。这些障碍使得信息无法在两个语言之间传达,于是出现了不可译现象。傅仲选曾在《翻译美学》中说:“不可译性是语际转换中永远存在的一种现象。”以他的观点,人类各种文字的可理解性是基于自然界的共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上的,这也是翻译中可译性的基本条件,而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民族、社会发展过程的差异,造成语言文字不可理解性的产生,这成为翻译

5、中不可译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翻译的可译性、解决方法及可译性的限度  在翻译中,不可译的因素的确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翻译在根本上“不可能”。正如乔治·穆南所说:“老老实实毫无保留地接受现代语言学的这些成果,就意味着接受下面这一永远不可忘记的事实,即翻译并不总是不可能的。翻译只能在某种范围和某种限度内才是可能的”。由于文化传统、社会风俗、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等深层次的差异,翻译的可译性是有限度的。穆楠把翻译的不可译性分为了语言因素方面和文化因素方面。语言的不可译性主要表现在字形、语音、词汇、语法和文体风格等不同层次上。如语音层次上的诗歌翻译,词汇

6、方面的词语空缺,语法方面的词语搭配等等。尤其是在古诗英译时,译者会发现很难让英语的译文中也出现与汉语一样的韵律。但是,一般来而言,语言本身的规律与特征所造成的不可译性是不多的,即使出现也是比较容易克服的。据奈达估计,语言之间的共性远远超过各自的个性,也就是说语言方面的翻译障碍是较少的。而文化方面的障碍则成为翻译不可译性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相异,语言之间的基本相似和相同很难找到。  针对这两种主要的翻译障碍,很多译者在翻译作品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并针对不同的文体提出了不同的方案。

7、异化还是归化?直译还是意译?文本可译还是不可译,该如何翻译?这些都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而苏联的巴尔胡达罗夫针对于语言和文化上的不可译因素,提出了翻译的补偿法。他在《语言和翻译》中指出:“补偿法是可以达到等值翻译的一种特殊的替换手法。当译语中因某种原因没有原文中某些概念的等值成分,也无适当的表达手段,就常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着眼于整体的效果,而非个别的信息要素。而要使用这种方法,就必须充分的理解原文,结合语境以及背景知识,运用各种方法,使得译文和原文达到“等值”。常用的方法有增词减词法、拆译法等等。正如巴尔胡达罗夫所说的“只有不可以的部分,没有

8、不可译的原文”,作为译者也应该秉承这种态度。  当然,翻译也是有限度的,例如翻译中就很难保留原文的艺术功能,一些语言的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