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高二哲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ID:21333147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高二哲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思考_第1页
高二哲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思考_第2页
高二哲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思考_第3页
高二哲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思考_第4页
高二哲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哲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二哲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江西信丰中学董显亮  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可见,成功的教学乃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结果。但长期以来教学中重“教”而轻“学”的现象仍存在,满堂灌、面面俱到地教学,使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记,缺乏喘息之机和独立思考、消化吸收的空间。这种方式,无疑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滋长了学生的依赖性,扼杀了学生的能力发挥。面对这种“授人以鱼”的状况,教师需要创新教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条件,营造主动学习、有效思维和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探究式教学正是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设疑,自主解惑及老师点拨相结合的一种互动式教学尝试。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可分两大类: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在接受式探究问题时,信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的或老师提供的材料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所获取的知识是现成的。中学政治教学中常用的导学式教学就属这一类;在发现式探究问题时,没有问题的现成答案,必须由探究者经过观察、思维、实验、研讨、整理、分析来获取知识或问题的答案。中学生的社会调查属于这一类。  高二哲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有几个可行的条件:1、深邃的哲学思想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2、抽

3、象的哲学概念及原理与浅显的常见的生活中的事例,容易形成认识上的一种落差,让学生得到一种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满足感、成就感。3、哲学方法论的应用无疑又能给学生一把犀利的手术刀,让他们自由的、广泛的剖析生活万象、人生百态、国际风云。4、哲学即生活,成长中的中学生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探究,有太多的经验需要学习,他们需要一个平台去学习哲学,也需要一个平台去理解生活。  高二哲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可遵循的几个原则。1、探究问题的多样性原则,允许学生广泛的、多角度的提出问题,哪怕是一些看似无理的问题。因为许多创造性的想法可能就起源于看似无理。2、面向全体并

4、关注个别差异的原则。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他们在小组中学会探究,对于学习相对轻松的学生,给予适合其水平和需要发挥其特长的探究任务。3、尊重学生探究问题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原则,让学生会解释、会倾听,会善待不同。同时也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在争论中说服别人。4、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点拨调控相结合原则,学生自主探究不是放任自流,而应是在教师掌控中的自主学习,是有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开放学习。教师的点拨应是万流归海,对学生学习和讨论的总结,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明确解答,是教学中的点睛之笔。  高二哲学教学中采

5、用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求索解惑,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质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找难点,找疑点,找关节点,交流信息,敞开思想。学生能不  能提问,会不会提问,是检验学生学习深度和思维广度的重要标志,是达到懂、信、用的必经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引导学生自己质疑的途径有:①在预习中质疑,即初读教材时,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或作为自己的攻关目标,或在讨论中提出,作为集体研究的问题;②在讨论中质疑,即同学们在讨论某个问题时相互质疑,以追求问题的真谛;③在教师讲课中质疑

6、,即听了老师讲解,还有哪些不理解,哪些还不能服人;④在练习中质疑,即让学生在练习中碰钉子,对解题思路甚至答案质疑。  让学生自己求索,学生自己求索的目的在于抓重点、明思路、排难点、解疙瘩、澄疑点、解迷惑,进而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己求索,决不是学生单个苦思冥想的过程,而应该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乃至课前课后老师之间的多边互动的过程,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这里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小组的讨论,有全班的交流,有师生的切磋,有学生之间的相互纠正,有正反方的辩论,有老师的适时点拨,有学生或老师的小结。  

7、探究式教学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导学题纲,还要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事例和讨论话题,事例和话题最好来自生活、来自学生,具有时代性。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预判,使整个教学过程能牢牢围绕教学设计有序进行。  探究式教学有以下几个环节:  1、设疑环节,可以是老师设疑,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疑。老师设疑,就是老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的要求,设计出一个自学题纲,引导学生自学释疑。自学题纲中的题目设置应该有针对性,即牢牢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来组织,同时要有梯度,太容易就没什么

8、可争论的了,也无法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设疑,对学生把握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首先要熟悉教材,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才是自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