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失血性休克和其抢救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其抢救

ID:21340186

大小:9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其抢救_第1页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其抢救_第2页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其抢救_第3页
资源描述:

《家兔失血性休克和其抢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目的】复试家兔失血性休克。观察家兔在失血性休克时的表现及微循环变化,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摘要】目的:学习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观察休克各期的主要临床变化、了解其机制及通过药物及输液治疗,了解各种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家兔麻醉后,分离并进行左、右两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外静脉插管,正确连接管道并用肝素冲洗,进入电脑程序,描记正常血压,快速放血,使血压维持60mmHg,血压稳定后,夹闭右颈总动脉,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稳定后,再放血,使血压降至40mmHg并维持,在维持期间的20min内记录并观察血压变

2、化。结果: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大量放血后血压明显下降,输血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结论:家兔少量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但通过代偿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血压回复到正常时或稍低。家兔大量放血后,家兔血压明显下降。输血、输液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抢救、输液治疗。【实验对象】健康家兔一只【实验器材和药品】1、仪器:家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一套、止血钳、眼科剪、支架、动脉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照明灯、纱布、丝线、注射器。2、试剂:生理盐水、氨基甲酸乙酯、肝素。【实验步骤】1、家兔称重,用5

3、ml/kg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家兔,固定家兔,剪去颈部被毛,切开颈部皮肤5~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部气管和血管神经鞘。用玻璃分针分离2~3cm长两侧颈总动脉,各穿两线,将两线分别拉至动脉两端备用。用玻璃分针分离2~3cm长右侧颈外静脉,穿两线,将两线分别拉至动脉两端备用。2、右侧颈总动脉进行动脉插管:将分离出的右侧颈总动脉远心端用线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将动脉夹住。在远心端结扎线下方用眼科剪在动脉上作一小“V”形切口,将动脉插管朝心脏方向插入动脉,确认插入动脉后用备用线将血管与插管结扎固定,再将结扎线固定于插管上,防止插管从血管中滑脱。为避免插管内血液凝固,静

4、脉注射肝素。同样方法进行左侧颈总动脉插管。3、右侧颈外静脉进行静脉插管:提起近心端的线,于血管充盈后结扎远心端,靠近结扎线处剪一小口,将已排完空气并与测中心静脉压和输液的装置相连的静脉插管插入右侧颈外静脉内5~7cm,并结扎、固定,慢速度输液,以利于测中心静脉压和进行输液。4、左侧颈总动脉进行动动脉插管,将压力传感器的下方支管,通过输液管连接三通管,再连接动脉插管。记录动脉血压曲线,打开右侧颈总动脉动脉夹,少量放血(10ml),使血压降60mmHg,血压稳定后,夹闭右颈总动脉,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呼吸稳定后,再大量放血,使血压降至40mmHg,在维持期间的

5、20min内使血压维持在40mmHg,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记录放血总量。5、抢救,将注射器内的血液从颈外静脉输回原血。输血后,观察血压是否恢复正常。然后再输入生理盐水进行抢救,直至血压恢复正常。【实验结果】1、正常血压2、少量放血10ml3、大量放血(先放20ml,后慢慢放血,将血压稳定在40mm/hg)4、抢救【实验讨论】1、首次放血10ml使家兔血压下降到40mmHg,家兔在短时间内急剧失血,导致血容量下降,回心血量下降,心输出量下降,从而使血压下降。但过会血压会自动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是由于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使容量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反射性地

6、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2、第二次大量放血并维持血压为40mmHg:因为此时持续低血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仍然持续强烈兴奋,血容量持续降低,血压下降,组织器官灌流持续降低,组织持续而严重缺血缺氧,使局部舒血管物质增多,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微循环容量扩大,淤血,发展为休克微循环淤血期。3、抢救过程中,血压有所回升:是由于在休克淤血性缺氧期,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血浆外渗到组织间隙;另外组胺、激肽、心肌抑制因子等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促进了血浆外渗,所以抢救时不仅仅要补充已经丢失的血量,

7、还要补充血浆外渗后滞留在组织间隙的血浆量。【实验结论】家兔少量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但通过代偿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血压回复到正常时或稍低。家兔大量放血后,家兔血压明显下降。输血、输液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参考文献】陆源林国华杨午鸣主编。机能学实验教程。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