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韵民风今犹在

异韵民风今犹在

ID:21348337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异韵民风今犹在_第1页
异韵民风今犹在_第2页
异韵民风今犹在_第3页
资源描述:

《异韵民风今犹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异韵民风今犹在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在拉祜族社区,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春节、葫芦节、新米节、火把节、中秋节等。别看这些节日的名字同汉族的节日大同小异,其实这些只是表层的现象,拉祜族同胞庆祝节日的方式和节庆的内容都跟汉族节日不同。在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南部的班利大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详细了解了其节庆的特点和其极具神奇色彩的内容。    春节    在澜沧县至孟连县公路旁一个岔口处,进去6公里左右,就可以看见古朴的班利大寨了。这个寨子有314户居民,1476人,其中98%的居民都是拉祜族。春节拉祜语称为“扩塔节”。在节日期间,班利

2、大寨的居民们要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这是了解拉祜族节庆活动的最好时机。春节是拉祜族最盛大的节日,除夕这天落日前拉祜人要举行迎接祖先灵魂回来的仪式:在寨中广场用松树、甘蔗装饰祭坛然后献上香、烛、谷子、糯米粑、肉、水果,由老人带领祝颂祖先,祭祀完毕,开始围着祭坛跳“摆舞”。拉祜族跳舞所用伴奏乐器有象脚鼓、钹、锣,舞蹈动作作为表现日常生活与劳动,拉祜人跳舞的伴奏不一定是男性,女性也可敲锣打鼓。跳芦笙舞时男性小伙围着祭坛边转边使劲吹芦笙,女性在外围跳摆舞。年轻人荡秋千、打陀螺、射弩等。    葫芦节    葫芦节拉祜语称为“阿朋阿龙尼”。拉祜族创世史诗“杜帕密帕”中讲到:天神厄沙

3、把葫芦籽给扎迪和娜迪栽种,葫芦长成后,里面有人讲话,老鼠把葫芦咬开了个洞,从葫芦里出来一男一女两兄妹……每年农历10月15至17日是拉祜族传统的葫芦节,班利大寨全部居民都要参加庄严的庆典,祭祀祖先后要召开许多传统活动。它表现了拉祜族人天性乐观、崇尚自由的民风。    新米节    拉祜人迁徙到云南来之前是狩猎民族,后来拉祜人迁徙到云南澜沧江流域与佤族建立了密切关系,学会了刀耕火种,拉祜族与佤族主要农作物为旱谷。每年七八月间,当旱谷成熟就开始过新米节,新米节的时间不统一,自家的旱谷熟后就安排过节,杀猪宰鸡,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开饭前,上香点蜡,盛一碗新米饭敬祖先,然后

4、给狗一碗新米饭吃。拉祜人认为狗是他们的好朋友,所以一般拉祜人不吃狗肉。然后将新米逐一献给耕牛、农具,以求谷神保佑,他们还唱新米歌。通常新米饭是长辈吃完后,晚辈才吃。    火把节    拉祜族过火把节是很自然的事。每年农历6月24日晚,拉祜山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火把节。在火把节前夕拉祜人就准备开了:砍松枝、扎火把、炼松香。每个寨子广场中间立一棵3丈3尺的大火把,每户门前也立松枝火把,届时举行神圣的驱魔仪式。年轻人用松香相互投仍在对方的火把上,引起火药四射并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很是惊险有趣。    中秋节    和汉族一样,中秋节也是拉祜人一个盛大的节日,不过他们是借中秋节

5、祭祀月亮神,他们崇拜太阳和月亮,在他们崇拜的图腾上清晰可见。农历8月15日,拉祜人在村寨广场摆祭坛,将收获的瓜果、新米献给月亮神,然后围者祭坛跳摆舞、芦笙舞,直到深夜,其情景令人流连忘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