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傣族乐器葫芦丝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傣族乐器葫芦丝的传承与发展

ID:21349097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浅析傣族乐器葫芦丝的传承与发展_第1页
浅析傣族乐器葫芦丝的传承与发展_第2页
浅析傣族乐器葫芦丝的传承与发展_第3页
浅析傣族乐器葫芦丝的传承与发展_第4页
浅析傣族乐器葫芦丝的传承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傣族乐器葫芦丝的传承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傣族乐器葫芦丝的传承与发展葫芦丝作为一种傣族民族民间乐器,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世居德宏的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的传统乐器。经过多年的发展,葫芦丝音乐已从民间走向社会,从国内走向国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株灿烂的奇葩。    一、葫芦丝的基本概况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阿昌语称“拍勒翁”,佤语称“拜洪廖”,它的前身是由葫芦笙演进而成的,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的滇西傣族地区,其中在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行。这种乐器是用一个小葫芦作为音箱,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下面,其中,以稍长的中间竹管

2、为轴和主管,其他两根长短相等左右对称排列,并在中间主管的上端嵌有铜质簧片,并开七孔,左右两边的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之主管构成和音。’  1.起源  葫芦丝的起源是一个难解之谜,据说也有千年的历史,但由于没有史料记载,难以考证,我们也只能从民间流传的故事当中追寻踪影。据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坐落在勐养江畔的一对傣家青年人相爱了,“小卜冒”(傣语:小伙子)种竹子,“小卜少”(傣语:小姑娘)种葫芦,并且以此作为他们的定情信物。有一年勐养江发洪水,村寨被淹没。为了逃生,勇敢的“小卜冒”就砍下竹子做竹筏,“小卜少”在竹筏上拴上葫芦以增加

3、浮力,但竹筏还是难以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为了让心上人能生还,“小卜少”就跳入水中。“小卜冒”最后战胜洪魔活了下来,对心上人的思念却无法排谴,整日以泪洗面。一天,一阵风吹过,被虫子蛀了小洞的竹子和葫芦发出了呜咽之声,给桑亮带来灵感,经过反复琢磨,他最终做成了葫芦丝。“小卜冒”每天流着泪对着勐养江吹出凄凉的调子,天长日久,他吹奏的曲子自然形成了一首曲调,被人们称之为“古歌”,每到晚上就吹葫芦丝来缅怀昔日的爱恋。  2.构造  葫芦丝是一种簧管乐器,主要有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分构成。其结构为一个葫芦和三根竹管组成,葫芦的上端为吹嘴,

4、下端是连接的三根竹管作为音管,其中,中间的一根较长的为主管,左右两根稍短的为和弦音的附管。主管的正面开有六孔,背面开有第七孔,主管的顶端装有铜质簧片,插入葫芦,以葫芦作为音箱带动簧片的震动,现在常用的葫芦丝有c、D、降B、大G、大F等调。    二、葫芦丝的传承与发展    大家都知道,葫芦丝作为傣族、德昂族男女青年的“传情媒介物”一直都是世代相传,一直到了六十年代,社会关系发生变革,加上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封杀,使得葫芦丝艺术的发展,遭遇到了坎坷历程。其先后经历了自然普及、衰落、改良升华三个阶段。  1.自然普及(“文革”前

5、期)  首先,葫芦丝作为傣族、德昂族男女青年的“传情媒介物”使得它在傣族、德昂族等民间广泛普及,据说当初在傣族、德昂族中有流传这样一句谚语;“不会吹奏葫芦丝的男青年是娶不上媳妇的”。这也就说明了葫芦丝在当初傣族与德昂族中普及力度的一种自然体现。  其次,当时也出现了很多制作葫芦丝的能工巧匠和吹奏葫芦丝的民间艺人。他们制作的葫芦丝曾销往潞西、瑞丽、陇川、盈江等周边县市,深受傣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群众的欢迎。在当地,人们可以用葫芦丝与陇川户撒阿昌族匠人交换户撤刀,这种现象尤为普遍。这也为当时葫芦丝的普及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6、.衰落(1966年一1976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1966年一1976年),使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傣剧演出被禁止;傣’族奘房被拆除;葫芦丝音乐也被禁止吹奏。在此期间,群众性的葫芦丝吹奏活动几乎灭绝,傣族男青年吹葫芦丝谈情说爱的习俗也随之改变。  3.改良升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葫芦丝音乐在遭遇了文革期间的坎坷之后,终于又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起飞。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深入持久的进行。1979年,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

7、会服务”的方针,大大促进了葫芦丝音乐的繁荣。在此期间,葫芦丝艺术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因为傣族谈情说爱方式的转变,使民间葫芦丝音乐不再广泛流传;二是专业人士把葫芦丝改良后搬上了大雅之堂,使葫芦丝这件乐器由民俗乐器升华为民族乐器。  4.大力发展葫芦丝文化的建议  葫芦丝实现了从民间乐器到民族乐器到大众乐器的转变,实现了从乡间到城市到国外的蔓延。无论是在国内、国外、城市、还是农村,到处刮起了葫芦丝音乐的旋风,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葫芦丝演奏比赛层出不穷,葫芦丝制作、销售,葫芦丝艺术培训、葫芦丝音乐光碟的灌制和发行、葫芦丝演奏学习教程等葫

8、芦丝文化产业随处落地开花,逐步走向国际化。作为民族吹管乐器的一名教学和研究人员,我们有理由、有能力让这种好的形势继续发展下去。    第一、要建设一支专业的骨干队伍  新时期乐坛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龚全国、龚家铭、哏德全、李仲培、冯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