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气暴躁自残怎么办

孩子脾气暴躁自残怎么办

ID:21354906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孩子脾气暴躁自残怎么办_第1页
孩子脾气暴躁自残怎么办_第2页
孩子脾气暴躁自残怎么办_第3页
孩子脾气暴躁自残怎么办_第4页
资源描述:

《孩子脾气暴躁自残怎么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孩子脾气暴躁自残怎么办孩子脾气暴躁自残怎么办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伤害自己的倾向,应尽早予以引导,以帮助孩子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以下是“孩子脾气暴躁自残怎么办”,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父母帮孩子认清脾气暴躁自残的危害  孩子自虐只是感觉到一时的愉快和解脱,并不能意识到这样做的各种危害性。家长发现孩子有自虐行为的时候,要及时给孩子讲清自虐会产生的不良后果,让孩子知道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给自己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的麻烦。只有让孩子从主观上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孩子才

2、能从心理上接受父母的引导。  2、父母要教孩子正确的评价自己  自虐的孩子很有自卑心理,对于因评价自己过低产生自虐的孩子,家长帮助孩子认知自己的长处,要让孩子明白人各有所长。让他知道别人所短或许正是自己所长,这样就算自己身上有不如人这处,他也容易从心理上接受。  3、父母帮助提高孩子的自信和勇气  自虐的孩子因长期的不被理解和信任,心理上都是怯懦的。家长要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勇气,平时有意让他们去做一些简单或擅长的事情,事情做成功之后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从成功之中会找回自信,增加做事情的勇

3、气,从而克服因自卑心理带来的自虐行为。  4、父母降低预期,给孩子减压  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是所有父母的心愿,但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不应该用同一样的标准来衡量。尤其是学习方面,成绩不能说明一切,多与孩子交谈,找到问题的症结所有,只要孩子一点点取得进步即可,千万不要过于苛求,总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  5、父母要加强沟通,让孩子抗压  一直有人提议给孩子实施挫折教育,因为现在的孩子太输不起。过于要强的他们不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要帮助孩子打开眼界,知道自己尽力就好,别太苛责。家长也要

4、经常与孩子交流,知道他们心中所想,让他们做各种尝试之前,做好失败的准备。  6、父母适当引导,带孩子泄压  谁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有压力时,情绪都会不好。这种情绪若不及时排解掉,郁结于心危害巨大,易造成身体上的病变和精神上的郁闷,时间长了就会酿成祸患。孩子有消极情绪可适当引导他们发泄出来,跑跑步流流汗,看场喜剧笑一笑,到旷野中喊一喊,或者看场球赛跟着大声加加油,都是不错的办法。  1、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毋庸置疑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成为孩子对待其他人方式的样本。缺少爱的孩子容易走

5、极端。在家庭里,如果频繁遭受暴力,孩子缺少温暖和爱意,当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焦虑没有出口,从“被暴力”到施行“暴力容易走极端。在家庭里,如果频繁遭受暴力,孩子缺少温暖和爱意,当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焦虑没有出口,从”被暴力“到施行”暴力“,或许就是一步之遥。  2、过于严厉和过于溺爱导致孩子具有暴力倾向。  过于严厉的家长,当孩子一犯错,会用体罚来约束孩子,这使孩子懂得了如何能够伤害他人;而过于溺爱孩子的家长,在孩子表现出暴力倾向时,可能会一味纵容孩子,从而使孩子形成攻击性的习惯。  3、社会日趋浮躁的负面影响也

6、难辞其咎  放眼望去,我们的每次家庭聚会、朋友相见从欢声笑语早已变成默默无语,每人无不是见面马上拍照留念,上传微信,低头耕耘qq空间,或是还有游戏排行榜等着更新。  1、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2、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

7、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3、大人的意见要统一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

8、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