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ID:21356666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渗透素质教育_第1页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渗透素质教育_第2页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渗透素质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渗透素质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渗透素质教育王东利/河北省武安市第五中学(摘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木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化学是中学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

2、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作为化学教师应利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迎头赶上的学习动力,使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那么,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突出特征就是不因循守旧,不限制学生的思想和意识,给学生留下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化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有大量的科学奥秘等着人类去探索、去发现。教师要異有开放的教学观,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以

3、最佳途径解决问题,为学生创新思想、创新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在酸和碱的反应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中和反应中用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一样都是指示剂,而且我觉得紫色石蕊除了遇碱变色,而且遇酸也能变化,木领比无色酚酞大,那紫色石蕊能不能也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呢?虽然学生因为于紫色石蕊的pH变色范围了解不够深入,不可能做出全面地思考和判断,但是学生的这个问题中透露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祌,值得提倡。因此,我并没奋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带领学生查阅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在不同的pH溶液中的

4、颜色变化表,让他们通过观察,好好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二、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灌输环保意识,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认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及其解决的方法。教材中讲述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中,有毒有害的气体有CO、CI2、HCI、S02、H2S、NH3、NO、N02等;能引起温室效位的气体是C02;对臭氧层奋破坏作用的是氟利昂;有工业“三废”的化工生产是硫酸、硝酸、盐酸、钢铁、水泥、石油和氯碱工业等。教材中最早涉及环保问题的是硫酸工业尾气的处理,在这里,教师不能轻描淡写一

5、带而过,而要复WS02的刺激性和酸雾的形成,介绍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1952年英国伦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发生哮喘事件,美国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II有增无减。人部分城市出现酸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下过几场酸雨,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南山2.5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敌每年多达数千次。这在学生在心灵深处引起了震动,加深了对防治污染的认识。进而启发学生讨论

6、硫酸工业尾气中S02的冋收处理,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原料,使学生认识到污染的方法和最佳途径。化学教师要有强的环保意识,做环境保护的有心人,在课堂教学中,尤苏是元素及其化合物,冇机化学的教学,联系环境问题的事例,向学生灌输环保意识。结合课堂教学,或者以墙报、剪报的形式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无铅汽汕?为什么要禁用含磷洗衣粉?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整治淮河、太湖、黄河的污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学生真正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而化为爱护地球环境、防治污染的自觉行为。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

7、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疲注重化学实验的教学,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中不断充实自己,使化学实验能力得以提高。我国著名化学教育家戴安邦先生曾从毕业从事化学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以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应发挥化学教

8、学的这条特点,让学生多动手做化学实验,并利用代用品或微型化学实验为学生创造条件,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等,从而极人地激发学生学4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动手做实验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保证实验成功,还应进行心理素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