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ID:21360994

大小:55.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家庭教育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1页
浅谈家庭教育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2页
浅谈家庭教育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3页
浅谈家庭教育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4页
浅谈家庭教育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家庭教育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家庭教育不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着他们的未来,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或多或少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有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中,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关键词]家庭心理健康学生[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10101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孟母三迁”的故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谚语,都道出了家庭教育环境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一个民主、和谐的

2、家庭,会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一个结构缺损或关系不和、教育方式不得当的家庭,或多或少会在学生心里留下一些阴影,若不能及时矫正,会使学生形成一些不健康的想法。下面我就一些来自家庭的不良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的家长信奉中国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徙”的教育理念,孩子一旦犯了错,父母都会严厉批评,甚至拳脚相加。他们认为只有经过严厉的教育,才会加深孩子对错误的认识,从而使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殊不知,要想让学生改正错误,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在哪儿了,不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为了避免

3、犯错误,在做事时缩手缩脚,缺乏自信心,慢慢变得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有的孩子由于害怕家长的打骂,犯错以后就会找一些借口或说谎来逃避责骂。邓颖超曾说:“打骂孩子,使孩子一时表面服从,心里反感,甚至也学着如此对待别人。”当孩子在家里受到父母的责打时,会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往往在与别的同学交往时会有暴力倾向、留守儿童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型的受教育群体__留守儿童。现在留守儿童不仅出现在农村,也出现在城市里工作不稳定的家庭。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结构不完整,虽然与前面所说的家庭缺损有所不同,但家庭结构的不

4、完整,还是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父母双方外出后,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情绪,他们不喜欢与人交往,整日沉默寡言,慢慢性格会变得孤僻。有的留守儿童遇到挫折时也不会找别人帮忙,只会觉得生活没有意思,甚至有的还产生过自杀的念头。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显得情绪低落,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时常处于消极状态,这对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亲情关爱,跟其他学生相比,他们相对缺乏家庭的温暖,虽然大多数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但这种关系毕竟不同于来自父母的关系,渐渐地,有的留守儿童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不平衡感,有的甚至会产生逆反或仇视心理。父母为了弥补自己

5、的歉意,往往会给孩子很多零用钱,为了找回失衡的心理,他们会在物质上表现自己的优势,逐渐形成一种扭曲的价值观,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三、家庭关系不和谐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的家庭由于夫妻关系紧张,家里经常“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家庭和谐融洽,是令学生产生安全感的重要基础。家庭生活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学生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和恐惧,时间久了,会使学生胆小怕事,性格懦弱。有的学生把父母的关系不和睦看成是自己的过错。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在争吵时,孩子在一旁边哭边说:“你们不要吵了,我以后会听你们的话的,我会好好学习的。”如果学生的努力并不能使父母的争吵减少,他们就会觉得自

6、己太无能,什么事都办不好,对自己丧失信心,从而在其他方面也不肯努力。父母关系紧张,学生会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觉得同学们会嘲笑他,产生自卑心理,不敢与人交往。有的父母虽然不常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但由于关系不和,会处于长期冷战状态,在家里基本上不交流。孩子在家里总是感受到一种冷冰冰的压抑气氛,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够关心,不够重视,感到空虚,想从其他方面得到补偿,往往会出现“早恋”或交友不慎现象。四、溺爱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溺爱孩子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溺”为“淹没”之意,父母的“溺爱”也会“淹没”学生。学生如同“一张白纸”,他们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但是溺爱往往是父母

7、的爱横流泛滥,使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过于放纵,学生在自己也不知对错的情况下干自己想干的事,他们分不清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一位教育家说过:“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孩子不肯把心灵奉献给别人。”父母无原则的宠爱,使孩子不自觉的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要求所有人都要事事顺着他们,都要为他们服务,从而变得狭隘、自私,缺乏爱心和自信心。父母的过度溺爱,往往会包办学生的一切,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告诉他们,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