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

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

ID:21363592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_第1页
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_第2页
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_第3页
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新一轮课改的春风已经吹遍全国,近些年,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所以,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的能力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对于教师来说,参加新课改培训,观摩示范课,阅读教学书籍等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除自身的努力外,教师的引导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反映到课堂上,就难免枯燥乏味,有些学生认为知识就是停留于书本上的死物,教师口头中的说教,死记硬背的他山之石,与自己毫无关系。久而久之,有的学生甚至产生对这门课的厌学情绪,这势必会影

2、响到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要想走出这一困境,一定要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与我们息息相关,这些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即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意义的教育。只有将学生课堂上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中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探索学习,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掌握社会知识,发展技能。我想,新教材在思想政治大标题下将每本书命名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的目的也就是想倡导让知识贴近生活,服务生活。  其实,思想政治是一门非常

3、实用的学科,它的所有理论都是来自于生活,只不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高考指挥棒的压力,往往只注重知识的填鸭,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反映到考试中也就是学生对书本知识透熟,一遇到实际问题哑口无言,无从下手。把学生变成了“书呆子”。纵观这几年的高考题,每题都有当年的重大时事作为背景材料,脱离生活的教学,学生注定只能望题兴叹。因此,我觉得将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揉进政治课堂极为重要。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固然,最终的目标都是高考,但是我们要选择有效的道路。将生

4、活引入课堂,将书本与实际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在遇到题目时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其次,课堂上,创设课堂情境。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亲临“现场”,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讲授《政治生活》的《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一课时,在讲到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合法渠道时,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听证会,教师确定主题,在全

5、班讨论听证会应有哪些方面的代表参加,然后将全班人员分配角色,各自准备发言材料。既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觉到原来政治就在我们身边。当然我也认识到,这种方法效果虽极为明显,但是存在着浪费时间、难以控制课堂的缺陷,因此,教师要注意调控时间和课堂秩序,扬长避短,使这一教学方法发挥最大的效用。  再次,课外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读报,看新闻的习惯,并安排学生将近期内的重大时事整理出来,张贴在教室,利用课外时间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可以用我们书本什么知识来解释。

6、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习惯:看到书本知识想时事,看到时事想书本知识。比如说在讲到《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时,学生联想到家电下乡、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等实例。当美英等国联合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打击时,学生能联系书本想到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等。尽管有的分析并不是十分有条理,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和习惯才是最为重要的。  另外,教学手段多样化、生活化。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使用黑板加粉笔。虽然教学内容很丰富,而且素材也是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但长此以往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都

7、是来自于生活,但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素材有时很难用简单的语言再现出来,学生也难以从中获得生活上的体验,产生共鸣。但是,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教学媒体,就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平淡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授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的内容时,如果仅是通过言语向学生灌输,往往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没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可是当教师借助电脑课件,把玉树地震后胡锦涛接受凤凰专访的视频以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吕国庆事迹的图片和

8、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早已感动不已,他们更能从时政中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当然,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让生活走进课堂,确实让课堂丰富多彩而有实效,但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教学计划难以按时完成。这其实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矛盾的表现。如何加快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完成新课改的任务,成为教学中一直困扰教师的难题。但是我们应该克服困难,沿着新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