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扩容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ID:21366696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扩容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_第1页
扩容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_第2页
扩容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_第3页
扩容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扩容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扩容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028000【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扩容治疗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A组和B组各53例,同时,依据具体发病机制,选出大动脉粥样硬化低灌注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扩容治疗,B组患者给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山院时及山院3个月后的NIHSS评分、短期及长期神经功能改善状况。结果:A组与B组患者的NIHSS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状况均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大动脉粥样硬化低灌注

2、A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低灌注B组,祌经功能改善程度高于低灌注B组,差异只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患者预后改善并不明显,但对于因大动脉粥样硬化低灌注引起的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关键词】扩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只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尽管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祌经功能预后可有效改善,但由于时间窗限制比较严格,静脉溶栓治疗仅能在少部分患者中进行。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血管再通及再灌注情况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血管再通及再灌注情况良好时,患者预后也会明显提升[1]。基于此,木院在治

3、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给予其扩容治疗,观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木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6例,男61例,女45例;年龄52〜79岁,平均(61.3±3.5)岁;合并症:2型糖尿病26例,高脂血症28例,高血压33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3例,心房纤颤2例,冠心病18例;CISS机制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57例,穿支动脉疾病41例,心源性8例。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发病吋间不超过24h;(3)未接受溶栓治疗;(4)排除伴冇肝肾功能不全、肺水肿、心力衰竭等疾病

4、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53例,同吋,依据具体发病机制,选出大动脉粥样硬化低灌注A(n=17例)和B组(1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扩容治疗,每次静脉滴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500ml,每天1次;B组患者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d。1.3观察指标分别于出院吋、出院3个月吋利用NIHS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评价两组患者短期、长期的神经功能改善状况,短期吋间段为入院至出院之

5、间的吋间,长期吋间段为入院至出院3个月之间的吋间。1.4统计学分析所涉及数据采用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以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A组与B组相关指标比较A组出院吋、出院3个月NIHSS评分,短期、长期祌经功能改善状况与B组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低灌注A组与低灌注B组相关指标比较低灌注A组患者出院吋、出院3个月NIHSS评分均低于低灌注B组,短期、长期神经功能改善状况均高于低灌注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注:与低灌注A组相比,*P<

6、0.05o3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疾病,特征为减少或中断脑组织血流关注,继而概念局部脑组织的血氧供应状况,造成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脑组织损伤不可逆。研究发现,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吋,关键在于尽快恢复脑组织的血供,降低脑组织损伤程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2]。己奋研究证实,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吋,可奋效的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对时间窗严格限制,导致部分患者无法采用溶栓治疗[3】。羟乙基淀粉可将血浆滲透压有效提升,并迅速的冋流组织液,增加血容量,同时,细胞膜负电荷在其作用下增加,解聚已经发生聚集的细胞,从而将全身血粘度降低,促进微

7、循环。目前,临床中治疗及预防血容量不足或休克吋,常采用羟乙基淀粉[4】。本研究中,A组患者经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扩容治疗3d后,NIHSS评分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与B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羟乙基淀粉不能促进闭塞血管再通相关。人动脉粥样硬化为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之一,低灌注此发病机制中的一个亚型,由本研究结果发现,低灌注A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考虑原因为羟乙基淀粉的扩容原理与生理盐水存在差异。综上所述,扩容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时,短期及长期神经功能预后改善状况并不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