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史记》笔法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浅论《史记》笔法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ID:21369005

大小:65.6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浅论《史记》笔法对《三国演义》的影响_第1页
浅论《史记》笔法对《三国演义》的影响_第2页
浅论《史记》笔法对《三国演义》的影响_第3页
浅论《史记》笔法对《三国演义》的影响_第4页
浅论《史记》笔法对《三国演义》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史记》笔法对《三国演义》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史记》笔法对《三国演义》的影响摘要:《三国演义》对《史记》笔法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春秋笔法、互现笔法、简繁笔法、宏细笔法和巫术笔法。关键词:《史记》;《三国演义》;笔法一、春秋笔法何谓“春秋笔法”?一般说来就是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和惩恶而劝善。中华民族是农业文明,聚族而居,讲血缘关系、祖先崇拜、伦理本位。这样,就形成了含蓄内敛的性格。为长者讳、为贤者隐。孔夫子在“周易四相”的启发下,创春秋笔法,暗含褒贬,微言大义,用曲笔表现历史真实,并为史公所继承。如《匈奴列传》“太史公曰:孔氏著《春秋》,为其切当世之文而罔褒,忌讳之辞

2、也。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汉武帝穷兵黩武,在高压状态下司马迁不能直接褒贬,所以,司马迁借点明《春秋》的写作方法,议论对匈奴的战争,读者一看便能明白其用意。《三国演义》中暗含褒贬,婉而成章。刘备历来被视为仁义的代表,但在仁义的背后也有虚伪的一面“刘备如果不具有枭雄所有的种种狡猾、伪诈与雄大略恐怕连立足之地也不会有。”[1]在取得培关之后,刘备得意忘形,对于庞统的劝谏,刘备竟然予以呵斥。这里,罗贯中较为委婉的点出了刘备的假仁假义。在处理关羽降曹这一情节上,作者构造了“土山约三事”的故事,表明关羽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保全嫂嫂

3、而做出牺牲的。这样一来不仅关羽的英明保住了,还彰显了他的忠义。这样的安排显然是符合“为尊者讳”的。二、互现笔法所谓互见法是指作者在塑造和描写人物时,为了突出其性格特征,把一个人的部分事迹材料移到其他人物的传记中的笔法。互见笔法在《史记》中十分普遍,最显著的一个例子就是项羽。项羽的性格特征在其传记中刻画得十分鲜明,项羽是一个有着壮志凌云的志向、纵横天下的气概、叱咤风云的楚霸王。但项羽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为了让其更加真实,司马迁又在《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等篇中穿插项羽的事迹,互见出其性格中的刚愎自用、骄傲自大的缺点。《三国演义》很明显继承了

4、《史记》这一笔法,《三国演义》刻画人物主要是通过多回的互见,把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和形象生动。以吕布为例。小说第三回:两军对阵,吕布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此时的吕布是何等的英雄盖世、气势逼人。若只看此处,吕布就是个人中豪杰。可是到了第九回中,吕布的反复无常、轻于去就的“小人”品性就得到了充分的揭露。他的薄情寡义、见利忘义得到了体现,他把重视他的董卓杀掉,就像当初杀掉丁原一般。三、简繁笔法《史记?晋世家》,叙述详略得当。首先用了较大的篇幅写了晋国自建国至曲沃武公轼君篡晋的这段历史,着重描写了晋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

5、然后用中等篇幅写了晋献公到晋文公这段时间内的晋国史实,着重记述了晋文公由逃亡到为君的历程;最后用较少的篇幅写三家分晋的过程。《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的篇幅也不尽相同,罗贯中把蜀汉一方作为叙事中心,曹魏只是作为蜀汉的对立面而存在,篇幅大为缩减。而孙吴只是魏、蜀两方的陪衬罢了,比重更是少得可怜。据统计,全书描写和蜀国相关的内容大约占到全书的60%左右,占到了整本书的绝大部分比重。在蜀汉的叙述中,作者把大部分笔墨集中在刘备、诸葛亮、关羽、姜维等几个主要人物身上。张锦池先生指出:这种以主人公的生涯为主线写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反映了罗贯中的创作

6、气魄,也反映了小说深得《史记》之壶奥。”[2]这里张先生明确的指出《三国演义》的笔法是受《史记》影响的。四、宏细笔法在宏大的场面描写中,司马迁把细节描写融合其中。如“刘伯私约”这一场面中,面对战云密布,一触即发的局势,刘邦对项伯说自己之所以派大将守关,只是为了防范非常之事的发生,并非是要谋反,日日夜夜等待着项羽的到来,忠心可鉴。他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谦卑的称呼自己为“臣”,称项伯则十分尊敬的为“伯”。果然项伯相信了刘邦,觉得他并无过错,答应为他申辩。这种细节上的描写,使得情节的刻画有缓有急。《三国演义》中当阳之战的描写便是继承了司马迁的宏细笔法。

7、在这场战争中最主要的人物便是赵云。他为了寻找主母和少主单枪匹马数次冲入到敌军当中。找到少主后又将其护于怀中,与曹军殊死搏斗,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冲出重围。在罗贯中的笔下,充分刻画出了赵云的忠心耿耿、威武英勇。当曹操在观阵中看到赵云时都忍不住赞叹“真虎将也!”并说:“吾当生致之。”并且命令众将不得放冷箭伤害赵云。在宏大的战争场面中,细致的情节描写更能凸显人物的形象。五、巫术笔法《史记》中写陈胜吴广起义时借助一定的巫术来迷惑人心、凝聚力量。他们在鱼腹中放上锦帛,在庙旁学狐狸叫,打着公子扶苏、项燕的名号从民欲,反抗暴秦。《三国演义》中也有大量的巫术笔法。

8、第三十八回写到孙权的弟媳徐氏善于卜卦,有一日卜到一IX

9、卦,就劝翊不要出去会客。孙翊不从,遂与众大会”,结果被手下的将领杀害。第七十七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