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ID:21369081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1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_第1页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_第2页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_第3页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_第4页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摘要]《大众哲学》是由伟大的哲学家艾思奇编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艾思奇是我国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人,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大众哲学》之所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当代的现实启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适应了特定历史时期的需要,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追捧。如今,这种通俗的内容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但它依然给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其中的精神,加强在理论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协调“硬实力”和“软实力

2、”之间的关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关键词]《大众哲学》;历史贡献;当代启示《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代表,为当前理论工作顺利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一、《大众哲学》创作的背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大众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国民党反动派对日一方面主张“攘外必先安内”,采取不抵抗政策,另一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战士进行大肆“围剿”,在国统区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青年学者对前途和命运充满迷惑。“九一一八”事变,激发了艾思奇爱国情怀,他毅然放弃在日本留学

3、的机会,返国回昆明,弃工从哲。他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出路在于改造社会制度,首先在于改造人们的意识形态,使人们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宇宙观、人生观。其次,要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重新燃起对前途和命运的希望,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他们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正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积极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大众哲学》能够在当时的历史坏境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并非偶然,这与艾思奇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教育环境、个人意志是分不开的。首先在艾思奇的个人成长过程中,他的父亲李日垓经常教诲他:“写文章应该像白居易那样,要通俗,务使人人能读,妇孺皆懂,要能起到

4、启蒙作用。”艾思奇在耳濡目染下,养成了使用接地气的写作手法使大众读者普遍接受和理解他的作品;其次,艾思奇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五四精神的洗礼,被称为是“五四之子”。在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引导下,他到达上海之后,就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用自然科学和辩证法相结合来分析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五四时期,社会强调民众力量,艾思奇注意秉承这一价值取向,在《大众哲学》的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最后,苏联哲学家米丁对艾思奇的哲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也曾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

5、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祌武器。”《大众哲学》的出版也不例外。艾思奇用通俗的手法,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写出了《大众哲学》,这与当时的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在那个年代,社会生产力落后,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较少,对哲学思想了解少之甚少。当时中国的许多有志青年看到十月革命的胜利,于是就想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理论武器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然而当时马克思主义著作基本上都是德文原著,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读者并不能轻易掌握这一理论,虽拥有一腔革命热情,但最终未能付诸实践。艾思奇在日本留学期间,自修德语,并深入研宄马克思经典著作。在

6、这样的情况下,艾思奇自觉地投身于“没有人尝试过,甚至没有人屑于这样尝试”的哲学通俗化、大众化道路的探索。其次,当时正值国民党统治的高压之下,写作环境异常紧张,有的话不能直接说,有的字为了避讳,只能用其他字取而代之,举例子也只能举日常生活的例子,却不能使用经济斗争方面的例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文章中的一些内容容易遭到读者的曲解。最后,考虑到每个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能力,文章中的每个问题都经过重复的申说,满足了普通读者的胃口,但理论修养较高的读者对此却并不领情,并且批判这本书在文章的裁剪和布置方面不合理。由于读者在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方面存在差异,

7、众口难调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艾思奇也称哲学通俗化这项工作“吃力不讨好”。二、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一)《大众哲学》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大众哲学》之所以顺利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因为它完美的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无产阶级和广大贫苦劳动者在旧社会,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很难使人民大众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因此,要想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精神武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需要作大量通俗化、大众化的工作,这要求理论工作者一方面,揭开哲学神秘的面纱,将哲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

8、系在一起,为广大青年指明革命的道路和方向,以此来挽救危亡的中华民族;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革命的武器,同各种反动哲学思潮进行斗争,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二)《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