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效果比较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效果比较

ID:21372182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效果比较_第1页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效果比较_第2页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效果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效果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效果比较[]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两个指标用于诊断糖尿病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地区300名无糖尿病史的常住居民,对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价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对于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两个诊断标准在人群中分布所有差异,而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却无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两个指标在确诊糖尿病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糖尿病;诊断  []R587.1[]A[]1005-0515(201

2、1)-11-339-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继发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糖尿病的预防和诊断对于临床中有效的控制血糖变化,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已逐渐被应用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和预防中,且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人体血糖平均水平值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笔者通过对某地区无糖尿病史的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指标的诊断效果差异,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3、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的对象是某地区2009年8-12月期间随机调查的300例未有糖尿病史的常住居民。其中男性有158例,女性有142例,年龄在4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6岁。本组研究的患者中排除患有肝、肾、结缔组织和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者,有记性感染等应激情况者,不愿意参与糖尿病调查研究者。  1.2方法本组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是对观察被试者进行口服75g葡萄糖的耐量试验,观察其服用2h后的血糖值,以此作为标准。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PG2h不小于11.1mmol/L作为标准。新诊断出43例2型糖尿病患者,

4、其中男性有22例,女性有21例,年龄为(66.9±9.3)岁。研究中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升华指标检测三种方法进行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参照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研究所中指出的调查指南,然后对其进行改编,本组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饮食情况、受教育程度、家族患糖尿病史和吸烟、饮酒等。体格检查主要针对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腰围等指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中首先要指导测试者禁食8h以上,然后于次日清晨8点对其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另外还要对HbALc、TC、TG、HDL、LDL等指标进行测定。分别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氧化酶法测定被测

5、者的血糖和血脂指标。  1.3统计学处理本组研究中的数据通过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0.05)。(见表1)。  表1两种诊断标准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效果对比  3讨论在临床和社会生活中,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且人群中尚未被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也为数不少,有报道称,人群中糖尿病的总患病率可高达50%[2,3]。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其在临床确诊前还有很长的起病时间,中间相隔时间长达9-12年,因此如若可以早

6、期对糖尿病进行预防和诊断,便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故而糖尿病的预防和诊断对于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和葡萄糖经过缓慢、持续且不可逆性的反应,之后经过非酶促蛋白糖化反应后形成的产物,一旦形成在2周后便不容易被分开。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较高时,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就相对较高,因此其是观察糖尿病患者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指标,联合空腹血糖的检测,对于糖尿病的发生便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通过本组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指标诊断糖尿病时的效果相似,值得临床诊断糖尿病时参考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