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旅游发展策略评析

特色旅游发展策略评析

ID:21373304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特色旅游发展策略评析_第1页
特色旅游发展策略评析_第2页
特色旅游发展策略评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特色旅游发展策略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丘陵绵绵,原川相间,独特的黄土景观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生态环境支持。陕县紧邻三门峡市区,黄河顺县境西北流过,为黄河岸边的一颗明珠,是河南省内大黄河之旅黄金线路的西端起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为地坑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旅游区位支持。陕县位于豫、晋、陕三省的交界地带,地处洛阳、西安两大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省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使其旅游客源市场范围向省外扩展,利用地利之便大量吸引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关中地区以及中原地区游客将陕县列为观光旅游的目的地、东出西进的休憩地。交通优势陕县交通优势比较明显,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

2、霍高速公路、310国道、209国道五条国内大动脉东西方向贯穿全县,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横跨黄河南北,县内的县、乡级公路纵横交错,连接成网,已经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这里分别距离洛阳北郊机场、运城关公机场60分钟车程,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20分钟车程,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极为便利。陕县地坑院特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裴凤琴摘要:被评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县地坑院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对地坑院特色旅游发展从优势、劣势进行了分析,  陕县地坑院特色旅游发展的劣势分析  (一)资源劣势陕县地坑院旅游资源虽然品质和生态状态良好,但并不具

3、有垄断性,极易引起旅游目的地市场跟进、模仿、竞争。地坑院现有旅游项目相对单调,个别已开发的项目受市场模仿冲击,吸引力已大大减弱,有价值的可游时间缩短。  (二)基础条件劣势陕县地坑院在旅游开发初期阶段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在通讯、卫生、医疗、区域小交通等配套的服务基础设施还不能令人满意,需要进一步投入和加快建设,故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三)市场劣势陕县地坑院旅游资源虽独具特色,但因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影响不大,相对周边同类型旅游地如陕北窑洞来说,其旅游知名度不高,市场地位较低,旅游市场宣传和营销力度仍需加大,需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四)人才劣势旅

4、游是技能和劳动双重密集的产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文化素质要求较高。陕县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多为原居地农民“半路出家”,在开展旅游活动的理念与技能上,不能很好适应大旅游的发展形势需求,需要加大进行旅游服务与管理培养力度。  陕县地坑院特色旅游发展的机遇分析  (一)“大黄河旅游”兴起的发展机遇2012年5月,由国家旅游局牵头,沿黄九省(区)旅游界代表相聚三门峡,召开中国大黄河旅游国际研讨发布会,共商“大黄河之旅”纵深发展思路,探索黄河流域旅游产业合作发展的新路子,目的是整合黄河旅游元素,推出“中国大黄河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深化沿黄九省(区)旅游合作,做到发展战略

5、对接、市场开拓对接、业态布局对接、线路打造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和客源共享,全面促进黄河之旅旅游联盟的实质性合作和大黄河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中国中原经济航母”正式从中部河南省起航。河南省委、省政府已经把发展旅游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来对待,提出河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强省的转变目标。三门峡市自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明确提出了三门峡旅游业的发展以黄河和黄河文化为主线,大力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将虢国文化区、黄河游、温泉游、地坑院非

6、物质文化旅游等培育成为精品旅游项目。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的这些战略和政策无疑给陕县创造了开发旅游的良好环境。  陕县地坑院旅游发展的目标及对策  (一)提高全民旅游意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旅游意识,充分认识地坑院旅游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及市场优势,充分认识发展旅游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全民参与、群策群力,全面发展地坑院旅游。  (二)充分挖掘地坑院民俗文化现代人们出游的目的多出于审美、求知、休闲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且更加注重对异地、异域文化的享受和民俗风情的深刻体验,可以说文化是

7、旅游活动的灵魂。旅游者到地坑院旅游,除了观赏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外,更主要的是要体验原始、淳朴、自然的乡土气息以及农家生活,领略古朴浓郁的民风民俗。因此,陕县地坑院旅游的发展必须深挖文化底蕴,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  1、充分挖掘豫西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河南菜属北方菜系,但又有自己独特的豫菜特征。豫西饮食更是独具特色,水席燕菜即是古都洛阳最着名的宴席菜,  2、加快豫西社火演出队伍建设。社火是民间节日里的集体游艺活动,其集鼓乐、表演、杂技和美术造型于一体,表现形式有踩高跷、跑旱船、抬平垛、耍龙灯、放焰火等。在民间这些众多的社火形式中,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

8、为首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宝的“骂社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