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战略思考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战略思考

ID:21387462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战略思考_第1页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战略思考_第2页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战略思考_第3页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战略思考_第4页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战略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战略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蔡敬民/魏朱宝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这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代社会背景密不可分。中国现已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人力支撑。在这方面,国外尤其是德国高等教育有着成功的经验,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德国开始创办有别于传统综合性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类型——应用科学大学,其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实践证明,德国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为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国际高等教育界所关注。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开始注意到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培

2、养模式,但总体感觉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教育实践方面比较模糊。探索、创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建立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应对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内因和外因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特征是:经济增长对于自然的依赖减少,而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依赖大大增加。然而一般来说,能够进行知识创新和从事高科技研究开发的毕竟只是少数研究型大学和少数专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随着

3、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高校大量的毕业生都去了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从事高层次研究开发的毕竟是少数人。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出在素质、能力、知识等诸多方面都适应工作需要的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在这类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结构性短缺,一方面高等学校学生就业难,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也在为寻求不到合适的应用型人才而苦恼,以至于一德资公司的CEO很极端地表示,中国每年有几百万大学生毕业,我们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虽然这句话有偏颇之处,但也切中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

4、面的不成熟。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对象和培养层次有限,而应担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又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因此,发展应用型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适应社会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3%,标志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随着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类型重组、高校合并与重新定位;办学形式多样化、多规格、多层次;学校注重个性和办学特色等特征。探求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并追求教育类型的合理化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

5、展的共同趋势,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的。以不同的分类标准,人才有多种分类。按照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可以把人才划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一般而言,理论研究型人才,富有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的研究兴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承担发现规律与创新知识的重任,要求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先进的创新思维和高水平的研究能力。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是理论研究型人才具备的最为重要的基本质素。而应用型人才则主要是把发现、发明、创造变为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主要承担着转化应用、实际生产和创造实际价值的任务。综合应用知识、复合能力、

6、开拓创业精神是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质素。理论型人才注重基础理论性知识,注重研究能力,强调原创性的创新思维培养;而应用型人才更强调综合应用性知识,更强调复合能力(包括应用技能、实践能力、应用领域的革新能力等),更强调自信心及开拓创业精神的训练。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寻求自身发展的理性选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高等教育走的是一条“精英教育”之路。那么,随着高校的扩招,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特别是作为近年来合并升格的本科院校,如何发挥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做到紧密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呢?亦步亦趋,简单的模仿和

7、照搬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模式、与老牌本科院校全面竞争都是不当的选择。作为一所高校,主要培养什么类型的学生,主要从事什么样的科学研究,主要提供什么样的社会服务,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来确定。如果不顾社会需要和学校办学的实际,相互攀比是难以办出特色的,也难以有较好的发展,尤其是高职类学校,必须安于其位。当然,应用型人才并非是新建本科学校的代名词,也不仅仅是高职类学校的专利,应用型人才还存在层次上的区别。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生态:互动与共赢  目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1)政府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