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成语_114

动物成语_114

ID:21391308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动物成语_114_第1页
动物成语_114_第2页
动物成语_114_第3页
动物成语_114_第4页
资源描述:

《动物成语_1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动物成语【成语名字】鹬蚌相争【汉语拼音】yùbàngxiāngzhēng【成语解释】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获得利益。典出《战国策.燕策二》。【成语典故】《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成语注解】1、蚌:动物名

2、。软件动物门斧足纲。体软有壳,大者长八九寸,能产珠,壳可制器。或称为“二枚贝”、“蛤蚌”、“蛤蜊”。2、出曝:打开壳晒太阳。曝,晒。3、鹬:鹬目鹬科鸟类的通称。种类繁多。嘴脚均长,体格大小不一。羽毛多为灰褐等暗色调。常涉水捕食小鱼贝类及昆虫等。4、拑:夹住、挟持。5、喙:鸟兽等动物的嘴。6、禽:捕捉。通“擒”。【成语用法】语义说明   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得利益。使用类别   用在“争斗两失”的表述上。【鹬蚌相争造句】   1、由于兄弟鹬蚌相争,互不相让,结果造成家族企业遭人并购的结

3、局。2、今年夏天,电器业者鹬蚌相争,降价促销,消费者成了最大的赢家。3、由于他们两人不肯合作,鹬蚌相争,结果把大好机会白白地送给对手。4、这次选战在党内不同派系鹬蚌相争之下,终于让对手平白地坐收渔翁之利。5、鹬蚌相争的结果,必然两败俱伤,与其让人坐收渔利,我们还是各退一步吧!。【参考词语】:鹬蚌相危【汉语拼音】:yùbàngxiāngwéi【成语解释】:相危,相危害。“鹬蚌相危”犹“鹬蚌相争”。见“鹬蚌相争”条。1、北齐.魏收〈为东魏檄梁文〉:“鹬蚌相危,我乘其弊。” 【参考词语】:鹬蚌相持【汉语拼音】:yùbà

4、ngxiāngchí【成语解释】:相持,相挟持。“鹬蚌相持”犹“鹬蚌相争”。见“鹬蚌相争”条。1、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2、《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李都管本欲唆孙寡妇、裴九老两家与刘秉义讲嘴,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参考词语】:鹬蚌相斗【汉语拼音】:yùbàngxiāngdòu【成语解释】:相斗,相争斗。“鹬蚌相斗”即“鹬蚌相争”。见“鹬蚌相争”条。1、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要之蛮触相争,原无关于轻重,鹬蚌相斗,要自互有损伤。

5、”【鹬蚌相争的成语故事】战国时代,七雄并立,互相征战不休。有一次,赵惠王打算攻打燕国,有个叫做苏代的谋士,认为两国互相战争,必然生民涂炭,又担心燕、赵两败俱伤,最后都会被趁机坐大的秦国并吞,就代替燕国游说赵惠王,希望他能够停战。苏代见到赵惠王,并没有直接请他休兵,反而说了一个故事︰“大王啊,我到贵国途经过易水时,看到一只蚌,正把壳打开在河边晒太阳。这时飞来一只鹬鸟,伸出长长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惊吓的蚌立刻合拢双壳,把鹬的喙给夹住了。鹬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太阳给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说︰『如果

6、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双方争执不休,谁也不肯让谁。有一个渔夫经过,就毫不费力地把牠们一起给抓住了。”苏代接着说道︰“大王啊,今日赵国攻打燕国,燕国必然全力抵抗,两方僵持不下,我怕在一旁的秦国就是那个渔夫,会趁机消灭赵、燕两国啊!”赵惠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取消攻打燕国的计划。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鹬蚌相争”,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得利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