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实验报告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实验报告

ID:21391975

大小:155.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实验报告_第1页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实验报告_第2页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实验报告_第3页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实验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实验报告院(系)名称班别姓名专业名称学号实验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实验项目名称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一、实验目的:(1)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2)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3)掌握实验台上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1)电路实验箱一台(2)万用表一块,2AP9二极管一个,2CW51稳压管一个,不同阻值线性电阻器若干。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图3-4二极管伏安特性测试图3-3线性电阻伏安特性测试1.测定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

2、性按图3-3接线,调节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从0V开始缓慢地增加,一直到10V,在表3-1记下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UR和I。表3-1测定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UR/V012345678910I/mA01.142.183.224.275.226.107.128.139.1410.162.测定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按图3-4接线,R为限流电阻器。测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时,其正向电流不得超过25mA,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UD+可在0~0.75V之间取值。在0.5~0.75V之间应多取几个测量点。做反向特性实验的时候,只需将图1-3中的

3、二极管D反接,且其反向电压可加到30V左右。表3-2测定二极管的正向特性UD+/V00.20.40.450.50.550.600.650.700.75I/mA000.010.070.260.732.056.0317.8556.04表3-3测定二极管的反向特性UD-/V0-5-10-15-20-25-30I/mA000-0.001-0.001-0.002-0.0021.测定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1)正向特性实验 将图3-4中的二极管1N4007换成稳压二极管2CW51,重复实验内容2中的正向测量。UD+为正向施压,数据记入表3

4、-4。表3-4测定稳压管的正向特性UZ-/V00.20.30.40.450.50.550.60.650.70.75I/mA000000.0020.0070.0300.1530.7764.5(2)反向特性实验将稳压二极管2CW51反接,重复实验内容2中的反向测量。UD+为反向施压,数据记入表3-5。表3-5测定稳压管的反向特性U/V012345810121820UZ-/V0-1.02-1.9-2.53-2.97-3.2-3.61-3.75-3.84-4.01-4.05I/mA0-0.003-0.253-1.61-4.95-8.

5、66-22.3-31.9-42-72.5-82.4一、实验结果: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半导体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4半导体二极管的反向伏安特性曲线稳压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稳压二极管的反向伏安特性曲线一、实验心得:4通过此次实验,我初步掌握了电路实验箱的基础功能,并学习到如何用电路实验箱及万用表测定各个元器件的伏安特性。一、思考题:(1)用怎样的方法,能更精确地绘制各个元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在数据变化不明显的区间内再增加几个梯度的数据变化点,加以测量,使得曲线更加精确。(2)怎样判断半导体二极管和稳压管的好坏?① 半导体

6、二极管:用万用表调至R×1K档,将两表笔分别接在二极管的两个电极上,读出测量的阻值;然后将表笔对换再测量一次,记下第二次阻值。若两次阻值相差很大,说明该二极管性能良好;反之则性能欠佳或损坏。② 稳压二极管:用万用表调至R×1K档,将两表笔分别接在稳压二极管的两个电极上,读出测量的阻值;然后将表笔对换再测量一次,记下第二次阻值,根据阻值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测量其反向电阻,示数稳定后将R×1K档调至R×10K档,若反向电阻值减小很多,说明该稳压二极管性能良好;若反向电阻值基本不变或减小很少则性能欠佳或损坏。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