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执行工作中软执行力建设

探析执行工作中软执行力建设

ID:21392119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探析执行工作中软执行力建设_第1页
探析执行工作中软执行力建设_第2页
探析执行工作中软执行力建设_第3页
探析执行工作中软执行力建设_第4页
探析执行工作中软执行力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执行工作中软执行力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析执行工作中软执行力建设执行工作中的软执行力,是相对于国家机关以强制性公权力为后盾的“硬执行力”而言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学概念,而是基于实际执行工作角度研究的对象。其内涵广泛,包括财产查控能力、运用社会征信的程度、媒体曝光力度、执行员心理素质等方面。软执行力建设注重于创建健康、高效运转的执行工作机制,从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执行工作强制性社会征信  简介:张悦,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预备法官。  :D926.2:A:1009-0592(2012)05-197-02    一、探索软执行力的背景  (一)强

2、制执行单项立法空白  我国现有关于执行的法律、法规主要由民事诉讼法中的执行程序编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纷繁复杂的“若干规定”组成。缺少完整的执行法律体系,造成实际执行工作中适用法律混乱、新旧不分的现象。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程序的规定仅有34个条文,因受制于条文数量和立法体例限制,法律规定过于笼统,许多问题缺乏具体规定,导致执行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出现消极执行、乱执行等各种问题。正是立法上的空白,执行工作一直呈现出“执行乱”,这种乱大多数是表现在程序上,但实体上的效果也必然受到影响。在“硬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软执行力的提升以及彰显出的“补缺

3、”功能就显现出重要意义。  (二)普通民众的法制观念相对淡薄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适度强化执行工作中“硬执行力”建设固然有其紧迫性,对破解执行难的确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并非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可对照英、美等西方国家执行工作现状来探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民主和法制发展至今已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其法治传统是强有力的,法制的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一般民众和企业都尊重法院判决,以执行判决为应尽的义务。在这些发达国家,多数案件在诉讼阶段当事人就已自动履行完毕,进入执行程序的往往是一些不具备履行条件或执

4、行不能的案件,因此自然不存在执行难的问题。反观我国,虽然已经全面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但这一说法更多的是从法律框架构建上来考量,而关乎法律实施效果的民众对于法律、对于裁判的接受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普通民众的法制观念较为淡薄,大量案件在诉讼期间得不到有效消化,最终解决只能依靠执行阶段。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由于“软执行力”建设的严重滞后,许多本有条件执行的案件难以执行。况且,当前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人民群众对司法环境不甚满意,政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民群众的质疑,公权力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过度放大,必将导致某些社会矛盾激化,增加社会不稳定因

5、素。一些地方因为征地、强拆等强制执行引发围攻执行人员、暴力抗法等群体性事件屡见报端就是一个明证。因此,现阶段执行工作中公权力的强化只能适可而止,不应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执行难的困境  全国各级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身陷执行难的泥潭已是不争的事实。“骨头案”层出不穷,涉执信访案件逐年攀升,积案数量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执行工作的良性运转,也给执行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包袱。执行难是多年来困扰和制约法院工作的突出问题,其形成和发展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尚未出台统一的强制执行法之前,提升软执行力就显的尤为重要。  二、探索软执

6、行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多角度、多元化解决问题  通过剖析执行难的原因可以看到,其并非表面上看到的“拒不履行判决义务”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一方面是审判效果未能完全消化的表现,一方面是因为部分个案掺入了复杂的社会矛盾、家庭纠纷甚至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难以执行的案件大多矛盾激烈,凭“蛮干”单纯追求执毕的结果,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还有可能激化矛盾。如我院判决的严某某腾房案,不仅掺入了申请人、被执行人、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还牵涉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如此复杂的矛盾,仅靠法院的执行力量,显然不足以“化干戈为玉帛”。“软

7、执行力”能够以相对较温和的方式通过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大众传媒、案件当事人、知情人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来化解执行工作中长期以来存在的较深层次社会矛盾。  (二)有助于完善工作机制、明确操作流程  执行工作中加强“软执行力”的建设,其实质就是在法律框架下,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灵活的执行工作体制、机制。这种机制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也可以是小层面的,足以覆盖其执行操作面即可。灵活、有效的执行工作机制有助于改变目前执行工作中存在的权责不明、程序不规范、操作不够透明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三、对如何有效提升软执行力的探索

8、  (一)完善执行财产收集制度  执行难,症结在于找不到人,找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或两者兼有。以我国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现有的执行力量配备,应对这种问题难度颇大,因此有学者指出执行的无力并非执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