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小专题复习

高三二轮小专题复习

ID:21394310

大小:13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8

高三二轮小专题复习_第1页
高三二轮小专题复习_第2页
高三二轮小专题复习_第3页
高三二轮小专题复习_第4页
高三二轮小专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二轮小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二轮小专题复习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与教育问题年份考情2008年上海单科共同部分·21(综合认识,判断材料观点)2009年上海单科·5(作用、影响)2010年江苏单科·2、(作用影响)浙江文综·16(史实)2011年山东文综·9、广东文综·13、(作用影响)江苏单科·2(综合认识、理解材料)四川文综·37、安徽文综·36、上海单科·352012年安徽文综卷·13、(理解材料)四川文综卷·12(作用)江苏单科·21)上海单科·372013年福建文综·17(价值判断)2014年海南单科·5(理解)。福建文综·38(问特点、影响)2015年安徽文综·13(理解)江苏单科·21本专题历年分省考情2、

2、(2016年全国Ⅱ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1、(2010·全国Ⅱ卷文综·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全国卷怎么考?BD3、(2008·全国文综卷一)(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

3、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6分)(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分)【答案】(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6分)(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5分);主

4、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5分)(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6分)(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10分)4、(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

5、用日益受到重视……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据《新唐书》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6、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一、人才选拔制度:1、先秦:2、两汉: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

7、。按血缘关系继承、分享政治权利,官职在贵族内部传承。贵族官吏因垄断教育文化而垄断了统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这就决定了只有贵族官吏才可能富有统治才干,才是当官为政合适的人选。察举制。汉武帝创立,分自下而上的地方察举和自上而下的皇帝征召。两汉的察举,主要是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人们也常说“举孝廉”。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出现“举秀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