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研究及启示

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研究及启示

ID:21395772

大小:730.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0-21

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研究及启示_第1页
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研究及启示_第2页
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研究及启示_第3页
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研究及启示_第4页
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研究及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研究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研究及启示马映华(云南省审计厅)黄国桥(审计署武汉办)陈晓红(审计署南京办)迟风云(审计署西安办)摘要: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主要系于银行体系的安全,一国金融监管的核心是对银行的监管。研究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的改革措施,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监管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2007年发端于美国华尔街次级债的金融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国作为世界上银行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立法最早且监管最严的国家之一,此

2、次危机引发了美国各界的大反思,促成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简称《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颁布,但是该法案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很多具体的实施细则还有待相关机构在实践中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对美国而言,中国的银行监管体系尚处于初始阶段,许多方面有待发展和完善。学习研究美国的银行监管体制有利于我们了解世界银行业经营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加强立法,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监督体系,保障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因此,本文在追溯美国银行业的历史变迁、商业银行监管历史的基础上,描述当代美国银行的

3、监管体系及其对银行和客户的影响,介绍银行监管的发展变化、各监管机构的职能和监管工具的运用,分析了美国商业银行监管成效。最重要的是,美国的银行监管对中国银行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在最后专设一章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借鉴美国银行监管的先进经验,并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对策。本文最后一章是写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文的点睛之处。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监管一、美国商业银行发展情况及现状(一)美国商业银行简介。1.美国商业银行现状。根据传统的业务分工,美国金融机构可划分为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

4、银行金融机构。银行性金融机构又分为联邦储备体系、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专业银行,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最为重要,直接影响到美国的货币供应。而商业银行在银行性金融机构中占有很大份额,在美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且与美国经济一起经历了无数灾难并不断修复、创新。从资产总量角度看,截至2012年9月份,全美共有商业银行6222家,资产总额达128504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GDP的80%以上。其中,仅排名最前的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总计超过86000亿美元,占全美所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3.3%,由此可

5、见商业银行在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表1.1:2011、2012年美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等图1.1:美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负债、存款占GDP百分比由图1.1也可以看出,美国商业银行目前正处于2008-09年经济危机后的恢复调整阶段,其资产总额等指标尚未恢复到原有水平,但总体来说,由于采取了更多的安全缓冲措施,对于信贷的需求和供给都正处于缓慢回升状态。而美国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走上复苏之路,一方面得益于美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与其多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密不可分。2.美

6、国商业银行发展概况。美国金融结构发展可分为平稳发展阶段、自由化阶段、金融市场整合阶段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内商业银行的发展都有各自特点。(1)平稳发展阶段。在1945—1973年间,美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从总体上来说较为稳定,这主要是由于该阶段政府采取了安全优先的金融业监管方式。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完善30年代所制定的监管法案。在这段时间里,美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法令,以巩固和完善分业经营的金融制度,从而保证金融业的安全规范运行"。表1.2:美国主要金融机构资产排名及增长状况具体来

7、说,从1945年至1973年间,商业银行总资产绝对值的领先地位无可撼动,但资产相对份额有下降趋势,从1945年的58.8%下降到1973年的36.8%,一共下降了22个百分点。私人养老机构的排名则由第八跃居第四,份额提高了8.7个百分点。储蓄机构则从超越人寿保险公司排名第二,份额增加了7.63个百分点。一直在金融中介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被侵蚀。商业银行在传统的商业贷款领域受到金融公司、储蓄机构与商业票据市场的挑战,逐渐失去自己的阵地。从整体上看,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银行贷款只提供了

8、工商企业外部融资所需总额的19%。大萧条期间制定的《Q条例》对银行资金的来源去向都产生了显著影响。《Q条例》规定商业银行对于活期存款不得公开支付利息,并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规定了利率上限。当时,这一上限规定为2.5%,此利率一直维持至1957年都不曾调整,而此后却频繁进行调整。《Q条例》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廉价的资金来源,但也导致许多存款主体将资金从商业银行撤出,转而存入能够开立支付利息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