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太液芙蓉的词鉴赏

满江红·太液芙蓉的词鉴赏

ID:21397813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满江红·太液芙蓉的词鉴赏_第1页
满江红·太液芙蓉的词鉴赏_第2页
满江红·太液芙蓉的词鉴赏_第3页
满江红·太液芙蓉的词鉴赏_第4页
满江红·太液芙蓉的词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满江红·太液芙蓉的词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满江红·太液芙蓉的词鉴赏  【作品介绍】  《满江红·太液芙蓉》是南宋女词人王清惠的词作品。词写于国破而被俘北上的驿站墙上,充满家国之悲。这首词后来传遍中原,文天祥、汪元量等都有和作。  【原文】  满江红  太液芙蓉(1),浑不似(2)、旧时颜色。  王清惠  王清惠满江红·太液芙蓉的词鉴赏  【作品介绍】  《满江红·太液芙蓉》是南宋女词人王清惠的词作品。词写于国破而被俘北上的驿站墙上,充满家国之悲。这首词后来传遍中原,文天祥、汪元量等都有和作。  【原文】  满江红  太液芙蓉(1),浑不似(2)、旧时颜色。  王清惠  王清惠满江红·太液

2、芙蓉的词鉴赏  【作品介绍】  《满江红·太液芙蓉》是南宋女词人王清惠的词作品。词写于国破而被俘北上的驿站墙上,充满家国之悲。这首词后来传遍中原,文天祥、汪元量等都有和作。  【原文】  满江红  太液芙蓉(1),浑不似(2)、旧时颜色。  王清惠  王清惠(2张)  曾记得、春风雨露(3),玉楼金阙(4)。  名播兰馨(5)妃后里,晕潮(6)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鼙鼓(7)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8)散,风云(9)灭。  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10),泪盈襟血。  客馆(11)夜惊尘土梦,宫车(12)晓碾关山月。  问嫦娥、于我肯

3、从容(13),同圆缺  【注释】  (1)太液芙蓉:唐代长安城东大明宫内有太液池,此借指南宋宫廷。芙蓉,即荷花,比喻女子姣好的面容。  (2)浑不似:全不像。  (3)春风雨露:比喻帝王的宠爱。  (4)玉楼金阙:指富丽的皇宫。  (5)兰馨:本是女子首饰,这里借喻宫中的后妃。馨,一作“簪”。  (6)晕潮:指女性脸上泛起红润的美丽光彩。  (7)鼙鼓:指战鼓。  (8)龙虎:比喻南宋的君臣。  (9)风云:形容国家的威势。  (10)山河百二:险要之地。  (11)客馆:指驿馆,旅途中居住的地方。  (12)宫车:指作者和后妃一行乘坐的车子。 

4、 (13)从容:舒缓不迫。  【白话译文】  御园里太液池的荷花,再不像从前那么娇艳。还曾记得,花承雨露春风,人蒙浩荡皇恩,玉楼金阁,富丽宫殿。声名在后妃中像兰花一样芬芳,脸庞如莲花般红润光鲜,常常陪伴在君王身边。忽然一声惊天动地的鼙鼓,宫廷的繁华烟消云歇。  朝廷土崩瓦解,君臣风飘云散。这亡国的千古遗恨,叫我向谁诉说面对破碎山河,我只能仰天哭泣,血泪斑斑洒满衣前。被掳北行,驿馆中夜晚常被战乱恶梦惊醒,天刚破晓,又复北行,车轮碾碎月影,颠簸在荒寒的关山。仰望一轮冷月,殷切询问嫦娥,能否容许我追随你,超脱尘世与月亮同圆同缺。  【赏析】  这首词抒

5、写了国破家亡、今非昔比的哀愁与感伤。  词的上阕,一开头,作者就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经受一场巨大的变故后形容憔悴,精神沮丧。“太液”,原本是汉、唐时官苑中的池名,这里借指南宋宫廷;“芙蓉”,即荷花,用以比喻女子佼好的面容。“太液芙蓉”取自白居易《长恨歌》“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诗意以自况。“浑不似”这句是说完全失去了昔日鲜丽的容颜。这个开头用的是顿入法,显得突兀奇崛,然而这突兀奇崛却足从千回百折中来,词人落笔之前,即已有无限的痛苦,无限的屈辱,正是所谓“笔未到而气已吞”。  以下转入回忆,以“曾记得”二三字领起,就“旧时”二字加以发挥

6、。“春雨露”,比喻君恩;“玉楼金阙”,泛指宫廷。这两句写自己曾得到君王的宠幸。下两句则写自己所以能承受君恩是因为容貌出众,美名远播。前句从侧面着笔写自己貌美惊人,后句从正面写自己光艳动人的形象。“兰馨”,兰花的芳香;“晕潮莲脸”,是说美如莲花的面容上泛起了羞红的光彩。为了烘托“旧时颜色”,作者运了“金”、“玉”、“兰”、“莲”、“春风”、“雨露”等字眼,既鲜艳旖旎,又富丽堂皇。  然而欢娱中正酝酿着灾难,终于乐极哀来。“忽一声”两句急转直下,写出南宋王朝在元兵震天的进军战鼓声中结束了自己统治,往日的繁盛随之消歇。词人经历了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历史巨

7、变,心灵上、感情上都受到了极大的创伤,词人将这种感受写得深切真实。它与词的开头相映照,揭示出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忽”字。此字看似平常,实则用得很妙。南宋灭亡前夕,贾似道独揽朝政,一意粉饰太平,对财政困难和边防危机一概隐匿不报。国家危在旦夕,而君臣仍“酣歌深宫,啸傲湖山,玩忽岁月”(汪立信给贾似道信中语)。当元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时,他们才突然惊醒,然而为时已晚。这个“忽”字蕴含了多么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惨痛的历史教训啊!  读词的上阕,我们很容易联想起白居易《长恨歌》“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

8、,惊破《霓裳羽衣曲》”的诗句来,它说明一个王朝的衰微或覆亡无不与“繁华竞逐”有关。但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我们不排除她对历史有某种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