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困局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困局

ID:21398596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1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困局_第1页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困局_第2页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困局_第3页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困局_第4页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困局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困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困局自实行统一司法考试以来,法学高等教育如何与司法考试有效衔接问题一直为各界尤其是法学教育界所热议。2002年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之推行,为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现行教育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适应国家发展及市场经济需要,应充分认识到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进行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对现有法学教育从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自2002年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以来,如何实现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与衔接一直为法学界所热议。有学者主张应当推倒我国

2、当前的法学教育模式,效仿美国的精英模式,将法学教育置于本科的通识教育之后。也有学者主要对司法考试内容及方式进行大的变动,诸如增加主观题比例,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或改变“一考定局”的模式,实行多轮筛选,优中取优,以保证法律人才的质量等。本文认为,通过将我国的司法考试或法学教育模式做大幅度变革以实现二者有效之衔接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而在当前我国法学教育模式不做大的变动的情况下,从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探讨我国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更具有现实意义。1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困局自

3、上世纪70年代法学专业恢复招生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了大批可用之才。与之同时,由于盲目扩张及教育理念的不成熟等原因,我国法学高等教育也积累了诸多层面的矛盾与问题。新老问题交织一起,使得当今我国法学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概而言之,我国法律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如下几方面的困局。1.1法科学生数量激增与教育质量滑坡的矛盾三十多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学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是以完成规模扩张为首要目标和显著标志的。截至2014年,全国开设法科的高校共有630余

4、所。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委员会数据,近年来法学专业始终居于全国毕业人数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在法科学生数量猛增的同时,受限于师资水平、文献资料、实习实训岗位及其他一些硬件设施等,教育质量无以保证,实难较圆满地完成既定的培养目标。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每年发布的本科专业预警榜,2010-2015年连续六年法学都属于“红牌”专业(即就业难且具有高失业风险的专业)。2014年10月20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浙江本科生就业率分析表显示,该年度浙江省法学专业初次就业率垫底。一叶知秋,浙江一省数据亦足以体现出当

5、前我国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之严峻。1.2法学高等教育观念的纠结与迷思新中国的法学高等教育源自苏联法系,主要体现了大陆法系的特点。世界两大法系中,大陆法系的法学理论注重抽象概念的运用和逻辑推理,而英美法系特别注重司法实践,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同样,两大法系对法学教育的定位亦明显不同:大陆法系重视法教义学,注重概念、理论的推演及法学理论的自洽与独立;英美法系则重视法律的实践应用,提倡开放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与知识。两大法系各有优长。事实上,从西方法学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德法等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

6、法系国家都普遍要求法科学生广泛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美国著名律师戴维保罗·布朗所言之“一个只懂法律的人,只是一个十足的傻瓜而已。”典型地代表了时下西方法科教育的基本理念。受苏联大陆法理论的影响,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从总体上看还是囿于传统的大陆法的法条主义模式。各高校普遍重视书本知识及课堂理论教学,疏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更是极少设计到其他交叉学科的知识。有些学校也搞一些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模式探索,但基本也仅止于各学科专业知识的简单拼盘,未能实现多学科的深层交叉整合。总体而言,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

7、才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因为他们不具备多学科背景知识的调和,缺乏对社会现象多视角观察的能力。他们仅仅是“法律人”,但却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人”。1.3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为上述我国法学教育观念迷失的一个必然结果。法律之所以成为一种职业,正在于法律人拥有自己独有的一些法律职业技能,故而所谓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关系其核心内容当然是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技能的关系。基于我国主流的法学高等教育理念,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早期我国的法学教育完全偏重理论,很少涉及职业技能训练。九十年

8、代中期以来,随时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对法律实务人才需求量的提升,加之高校教师较多地涉入法律实务,法学院实践教学意识开始普遍萌动。学校开始注重聘请律师等实务工进入课堂,仿照美国法学院教育模式的法律援助也开始出现。受福特基金会支持,我国一部分院校亦开始法律诊所教学模式的尝试。应当说,这些努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各院校的法律实务教育。与之同时,正如上文所述,受限于学校扩招、教师实务经验、经费及其他条件,中国法学教育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