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架上”绘画的当代意义

探寻“架上”绘画的当代意义

ID:21407319

大小:63.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探寻“架上”绘画的当代意义_第1页
探寻“架上”绘画的当代意义_第2页
探寻“架上”绘画的当代意义_第3页
探寻“架上”绘画的当代意义_第4页
探寻“架上”绘画的当代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寻“架上”绘画的当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寻“架上”绘画的当代意义摘要:自90年代中国艺术市场开放以来,各种行为、装置等“非架上”艺术频频出现在各种艺术平台上。当多种载体、多类形式的当代艺术高举着先锋艺术的旗帜,逐步占据艺术市场的阵地时,“架上”与“非架上”辩论逐渐多起来。绘画己死?还是应该坚守?关键词:架上;非架上;当代艺术一、“非架上”与“架上”2001年成都双年展时,评论人吴鸿曾公开发表言论:“都是‘架上’惹的祸!作为国内第一个由民间资本操作的大型展览,应该有很多话题可以拿来讨论。但所有的实践一遇到‘架上’就扯不清了……所以,展览以后还要做的话,别再做什么‘

2、架上’了……”虽然这是针对主办方没有处理好现场而讲的,但也可以得知,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分不清什么是“架上”和“非架上”。“非架上”艺术这一概念只是针对于油画、壁画、版画、中国画等传统二维绘画艺术来说的。它主要包括装置、行为、影像、多媒体等新艺术形式。而“架上”自然就容易理解了,指的是油画、版画等二维绘画艺术。“非架上”的艺术形式,主要源于杜尚的观念艺术的引导。其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很多丰富多彩的阶段变化,也涌现了很多艺术流派。那么“非架上”艺术到底是不是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架上”绘画?二者是否存在价值上的可比性?如果有,谁比谁更

3、高明?二、“非架上”的艺术形式继1989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大变化,由此而带来了其他领域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文化艺术迅速发展。在西方艺术领域兴起的当代艺术也传播到了中国。好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植根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当代艺术,摆脱了现实主义的束缚,以杜尚的艺术“观念”为支撑,用消费艺术为先锋,以娱乐至死的态度对抗传统艺术。当代艺术的主要形式有: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等。其中,装置艺术形式多样、包涵因素广泛,逐渐成为当代艺术中的宠儿。“装置艺术”产生于60年代,兴起于90年代。它起初被称作“环境艺术”,大

4、多是在一些“另类”的新建艺术空间中作为装饰而摆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变成了一种可以移动、可以出售的艺术,被称为“装置艺术”。装置艺术的空间局限性和难以移动性,曾使很多人将这种艺术看成是坚决排斥买卖的艺术。装置艺术的确切定义是什么?在1996年出版的《艺术与艺术家词典》一书中,装置艺术(InstallationArt)—词的定义是:“为美术馆或画廊的室内空间或室外特定空间和地点创作的临时性多媒体、多维度、多形式艺术品。装置艺术仅存在于被安装起来的时候,但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被复制。这种作品不像传统艺术作品那样被‘看到’,而是

5、在时间和空间中被体验,与观众互动。”2005年出版的《装置艺术:一部批评史的》一书中,作者克莱尔?毕晓普重新给出了定义:“装置艺术指的是一种可以让观众投身其中,并往往被描述为戏剧性或体验式的艺术风格装置’这个词如今已扩展到可以描述任何空间中的物体布置”装置艺术并不专注于某一种媒介,它本身就是一种媒介。它还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空间艺术,几乎囊括了所有艺术媒介(影像、绘画)的元素特点。?b置艺术具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体现在它与大众文化的持久竞争力方面,它提供了一个让人可以进入的空间。第二个优势是,为一个特定场合量身定做一件独特的作品

6、,适合观众亲临现场观看。装置艺术的兴起伴随着绘画艺术的相对衰落。“非架上”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优势,但它也在以舍弃传统的代价重塑人们对艺术的价值的判断。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也与日益发展的电视、电脑、网络多媒体信息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们习惯了这些电子媒介带给我们的虚幻和娱乐。三、“架上”绘画的回归随着装置艺术等当代“非架上”的泛滥,“架上”艺术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但真实的价值体现就是这样的吗?“非架上”艺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绘画吗?未必然。前不久,马库斯?吕佩尔茨在北京举办了“西方绘画的回归”学术展,展览其间,他在中央美院

7、举办了一次讲座,讨论绘画的当代方式。他认为,艺术家必须深谙传统,要有扎实的手艺活,还要有足够膨胀的“我”,尽力在自己的作品中盖上自己的印记。他还认为:从杜尚到博伊斯的先锋艺术,试图为艺术带来新的视角。确实有其贡献,比如让艺术的面貌越来越多样。却也导致一些“乱七八糟”的作品充斥博物馆,经典的传统却被丢失了。当艺术史的参照被甩开,个性被媒体遮蔽,就只会剩下一些空洞的“观念”、“点子”。这样发展下去,人们的视觉接受上将会出现浅视、荒芜化、无聊化的趋势。只有回归到画布这最初、也是最终的“战场”上,艺术才能是真正称之为一门学科。诚然,

8、从杜尚到博伊斯,再到今天的当代艺术,走出了不同于以往几千年的一条艺术道路。博物馆里不再是只有技术含量高的绘画作品了,出现了像装置艺术那样包含多种视觉因素的“庞然大物”,出现了这个时代独有的影像艺术,出现了以观念为灵魂的行为艺术……但这些形式除了卖弄它们的点子、观念,还剩什么?艺术原本的审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