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的免疫抑制与免疫重建

炎症性肠病的免疫抑制与免疫重建

ID:21409717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炎症性肠病的免疫抑制与免疫重建  _第1页
炎症性肠病的免疫抑制与免疫重建  _第2页
炎症性肠病的免疫抑制与免疫重建  _第3页
炎症性肠病的免疫抑制与免疫重建  _第4页
资源描述:

《炎症性肠病的免疫抑制与免疫重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炎症性肠病的免疫抑制与免疫重建1历史回顾溃疡性结肠炎:远古的希波革拉底著作中已有肛门瘘管的描述,且有用反射镜检查直肠的说明以及挂线打结直至瘘管脱落的描述;公元607—690年,Paul描述用阿片止泻治疗“痢疾与肠道溃疡”;17世纪医学书籍中有非传染性血便记载,直至于1859年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969年用硫唑嘌呤治疗CD,1940-1960年改道手术盛行,终因细菌过度生长及无效而放弃,广泛切除病变肠段导致短肠综合症且易于复发;对于结肠炎型可用结肠次全切除加回肠造瘘后回直肠吻合可获成功;1984年起发现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生长迟缓儿童的缓解,与激素疗效相仿。2发病的免疫机制免疫调

2、节细胞是决定免疫内环境稳定的一个中心环节。T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中抗递增呈的核心环节,而且是最重要的免疫调节剂,T细胞亚群各细胞成分间的比例平衡是正常免疫反应的生理学基础。目前已确定其有两个主要亚群,即CD4+和CD8+。其中Th与Ts细胞是免疫调节的枢纽,控制着免疫应答的强度。CD4/CD8比值是反应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当机体受到异己抗原攻击时,T细胞亚群中某功能增强,另一亚群功能减弱,引起亚群间比例紊乱。免疫调节异常,包括T细胞、细胞因子和其他细胞受体异常,进一步导致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异常,从而造成肠粘膜组织损伤。CD4+T细胞已被确定作为结肠炎的致病性T细胞,它通

3、过Th1或Th2通路引发肠道炎症。CD4T细胞有助于肠道炎症的启动和维持。正常肠道粘膜代表一种机械与功能的屏障。500种以上的肠道菌群与食物、病毒密切接触,故因无数抗原的刺激导致正常肠粘膜内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称之为生理性或可控制的炎症;任何细胞种类数目与功能的改变,特别是可溶性介质的释放可导致不可控制的炎症发生伴组织损伤。IBD患者肠固有膜有活化的T细胞聚积,其特点为对凋亡的抵抗,而各种抗细胞活素抗体的治疗效应主要依赖诱导T死亡。近年来,国内IBD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传统的治疗方式对多数患者有效。然而随着病例的增加,一些对常规治疗反应差甚至无效的患者亦逐渐增加。文献报道有30%

4、—60%的IBD患者为难治性或激素依赖型,其中有些患者甚至对补救措施的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6-MP、环孢霉素及TNF单克隆抗体也无效。如何处理难治性IBD(对标准剂量的激素反应差或减药过程中出现症状反跳或长期依赖激素且出现副作用的患者称为难治性IBD)是临床工作者的一大难题。3新的水杨酸制剂与激素UC治疗的新发展是局部给药,用于轻中度左半或远端UC(栓剂、发泡剂、液体灌肠),联合口服及经肛给药对难治性IBD优于单用,维持治疗可隔日或3日经肛给药。5-ASA用于CD(轻中度)急性期有效,尽管安全,但改善复发率轻微,故不推荐作为维持治疗。美沙拉嗪用于小肠CD患者有助于撤除激素及减

5、少复发。4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及6-MP用于激素依赖性CD患者、广泛性小肠CD、原有手术切除复发者、胃十二指肠CD及难治性肛周瘘管者。15%的UC为重症患者,需静滴激素治疗,其中60%于5天后症状消失,15%明显改善,但有25%无效而需手术治疗。最近有人回顾4组难治性UC用环孢霉素治疗的结果:环孢霉素4mg/kg/d静滴14天,82%有治疗反应,后改口服8mg/kg/d,6个月后维持缓解率为45%,2mg/kg/d与42mg/kg/d比较疗效相似,但副作用减少;环孢霉素可起桥梁作用,渐而转用硫唑嘌呤、6-MP,而最终停用激素,时间约需6个月。环孢霉素用于治疗急性激素难治性UC,7

6、-10天临床改善可达缓解,然而大多数患者停药后复发,故需同时用硫唑嘌呤或6-MP至少4周方可停药。111例环孢霉素治疗的副作用有:皮肤感觉异常(51%),高血压(43%),低镁血症(42%),肾功能不全(23%),感染(20%),癫痫发作(3%),死亡(2%),过敏反应(1%),低胆固醇血症及低镁血症明显增加癫痫发作。40%IBD患者对免疫抑制无反应。脉冲式滴静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IBD:近十多年来,环磷酰胺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取得满意效果,高剂量的环磷酰胺可使T、B细胞数量减少、功能下降,能有效治疗SLZ、系统性血管炎、l)大于CD(16pg/ml),活动性溃疡的粘膜脓度亦增

7、高。5白细胞去除法日本学者用带有非编织的聚酯纤维过滤柱的白细胞分离器(LCAP)治疗难治性IBD。LCAP原用于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IBD组织损伤的最终途经是通过肠粘膜的白细胞由细胞免疫调节,这也是LCAP的治疗依据。方法:Plasauto1000分离滤过器,白细胞粘附于滤过柱中的纤维上,每次处理机3000ml血(500ml/min)处理后回输,平均每次处理白细胞2.3×1010,开始为强化治疗,每周1次,5次后维持治疗为每月1次。所入选的IBD患者均为常规治疗无效或复发者,治疗前后评估临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