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

“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

ID:2141253

大小:2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4

“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1页
“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2页
“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3页
“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4页
“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动量定理”探究式教学设计“动量定理”探究式--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洛阳中学 耿宜宏一、设计思想本节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引导→探究”模式进行教学。在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教师合理、有效的引导下进行高效率学习,以充分体现探究的过程和实现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为此本人在下面的三方面进行了尝试。1.变演示实验为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

2、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上”鸡蛋落地不破”为堂演示实验,本人在教学中将其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前设计各种不同的方法举行“鸡蛋落地不破,看谁举得高”设计比赛,在堂上演示。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2.设计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传统的--中在讲完“动量定理”时,让学生动手做这样一个小实验,如:本上提到的“缓冲装置的模拟”,以加深对动量定理的理解。本人在教学过程的一开始就让同学两人一组做实验:“在桌边上放一张纸,再在纸上放一

3、块橡皮(或钢笔套),请同学做一个实验,把纸从橡皮(或钢笔套)下拉出,但不能把橡皮(或钢笔套)拉落下。边做边思考,怎样做才能完成这个实验,谈一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实践,充分体验纸对橡皮(或钢笔套)摩擦力的作用时间对其运动状态改变的影响。3.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感受和体验动量定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充分体现新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二、前准备前布置思考题:一个质量为60g的鸡蛋,从3高处落到水泥地面上,要求着地后完整无损。请你设计一种可行的方案,并能演示。其理论依据是什么?能否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加以论证呢?三、

4、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会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2)思想教育: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3)能力培养: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四、重点与难点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动量、冲量的方向问题,是使用动量定理的难点。五、教具鸡蛋,沙,橡胶锤,铁锤,细线,橡皮筋,小铁球,铁架台,宽约2,长约20的纸条,橡皮一块和投影片等。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题。以10/s的速度运动的球,能不能用头去顶?(足球,就能去顶;铅球,则不能。)质量为20g的小物体运动过,能不能用手去

5、接?(速度小,就能去接。速度大,如子弹,就不能。)动量决定于物体质量与速度v的乘积。板书:P=v有人说动量大的不能接,动量小的能接。还有人说如果是质量不太大,速度又不太快的物体就敢接了。那么如果是0g的鸡蛋以/s的进度向你飞,你敢接吗?(头接鸡蛋时要用力,作用力大时,头对鸡蛋有作用冲量作用,鸡蛋会破的。)板书:I=Ft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讨论冲量与动量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其答案。(二)做中学探究物理规律。师:请同学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投影片1】一个质量为60g的鸡蛋,从3高处落到水泥地面上,要求着地后完整无损。请你设计一种可

6、行的方案。理论依据是什么?能否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加以论证呢?学生讨论并提出多种方案:①在地上放一层海绵;②用海绵把鸡蛋包住;③做一个降落伞带着鸡蛋往下放;④在地上放一盆水(或沙)。师:我们请提出方案四的同学上讲台把实验做给同学们看一看。(学生上讲台站在凳上做这个实验)【演示实验】让鸡蛋从高3处自由下落到沙地上。师:能不能讲一讲你这样做的理由?生:减少地面对鸡蛋的作用力。师:能不能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呢?由学生自己推导,老师总结。板书:设一个质量为的物体,初速度为v,在恒力F作用下在时间t内速度变化到v’。由于物体作匀加速运动,则有a=(v’-v

7、)/t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a,可得Ft=at=v’-vF=(v’-v)/t由上式可知在从相同高度落下的情况下,(v’-v)是一个定值,要使F减少,只有增加力的作用时间。所以上述方案中都是为了增加作用时间t。师:大家回过讨论表达式Ft=v’-v。式子左侧是物体受到所推外力合力的冲量,用I表示。v’和v是冲量作用前、作用后的动量。分别用P和P’表示。P’-P是物体动量的改变,又叫动量的增量。等式的物理意义是:物体动量的改变,等于物体所受外力冲量的总和。这就是动量定理。用公式表示:板书:I=P’-P即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8、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定理。Ft=P’-P或Ft=v’-v说明:(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其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若各量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应首先规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