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

通信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

ID:21412723

大小:1.27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8-10-18

通信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_第1页
通信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_第2页
通信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_第3页
通信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_第4页
通信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章脉冲编码调制(PCM)3.1PCM基本概念3.2抽样3.3量化3.4PCM编码3.5抽样定理3.6时分复用3.1PCM基本概念第1章我们讲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都是模拟信号(模拟信息),而信道传输的却是数字信号。可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发信端必须要有一个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同时在收信端也要有一个把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信号的过程。通常我们用模拟信号(Analogsignal)和数字信号(Digitalsignal)的英文头一个字母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简称为A/D转换,把数字信号变成模拟

2、信号的过程简称为D/A转换。图1―3中的信源编码实际上就是A/D转换,信源解码也就是D/A转换。如何将一个模拟信号转换为一个数字信号呢?从第1章数字信号的定义中我们知道,首先要将模拟信号离散化,即对模拟信号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抽样;然后再将无限个可能的抽样值(不是指抽样点的个数,而是每个抽样点的可能取值)变成有限个可能取值,我们称之为量化;最后对量化后的抽样值用二进制(或多进制)码元进行编码,就可得到所需要的数字信号。所谓编码就是用一组符号(码组)取代或表示另外一组符号(码组或数字)的过程。这种将模拟信号经过抽

3、样、量化、编码三个处理步骤变成数字信号的A/D转换方式称为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CodeModulation)。PCM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工程师AlceReeres于1937年提出来的。1946年第一台PCM数字电话终端机在美国Bell实验室问世。1962年后,采用晶体管的PCM终端机大量应用于市话网中,使市话电缆传输的路数扩大了二三十倍。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PCM芯片的出现,PCM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3.2抽样PCM过程可分为抽样、量化和编码

4、等三步,第一步是对模拟信号进行信号抽样。所谓抽样就是不断地以固定的时间间隔采集模拟信号当时的瞬时值。图3―1是一个抽样概念示意图,假设一个模拟信号f(t)通过一个开关,则开关的输出与开关的状态有关,当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开关的输出就是输入,即y(t)=f(t),若开关处在断开位置,输出y(t)就为零。可见,如果让开关受一个窄脉冲串(序列)的控制,则脉冲出现时开关闭合,则脉冲消失时开关断开,此输出y(t)就是一个幅值变化的脉冲串(序列),每个脉冲的幅值就是该脉冲出现时刻输入信号f(t)的瞬时值,因此,y(t)就是对

5、f(t)抽样后的信号或称样值信号。图3―1抽样概念示意图图3―2是脉冲编码调制的过程示意图。图3―2(a)是一个以Ts为时间间隔的窄脉冲序列p(t),因为要用它进行抽样,所以称为抽样脉冲。在图3―2(b)中,v(t)是待抽样的模拟电压信号,抽样后的离散信号k(t)的取值分别为k(0)=0.2,k(Ts)=0.4,k(2Ts)=1.8,k(3Ts)=2.8,k(4Ts)=3.6,k(5Ts)=5.1,k(6Ts)=6.0,k(7Ts)=5.7,k(8Ts)=3.9,k(9Ts)=2.0,k(10Ts)=1.2。可

6、见取值在0~6之间是随机的,也就是说可以有无穷个可能的取值。在图3―2(c)中,为了把无穷个可能取值变成有限个,我们必须对k(t)的取值进行量化(即四舍五入),得到m(t)。则m(t)的取值变为m(0)=0.0,m(Ts)=0.0,m(2Ts)=2.0,m(3Ts)=3.0,m(4Ts)=4.0,m(5Ts)=5.0,m(6Ts)=6.0,m(7Ts)=6.0,m(8Ts)=4.0,m(9Ts)=2.0,m(10Ts)=1.0,总共只有0、1、2、3、4、5、6等七个可能的取值。从概念上讲,m(t)已经变成数字

7、信号,但还不是实际应用中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因此,对m(t)用3位二进制码元进行自然编码就得到图3―2(d)的数字信号d(t),从而完成了A/D转换,实现了脉冲编码调制。图3―2脉冲编码调制示意图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从上述抽样、量化、编码的PCM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调制概念,那么为什么叫脉冲编码调制呢?其实调制的概念体现在抽样和编码过程中。我们虽然从概念上可以理解抽样的含义,但在电路中如何实现呢?在实际工程中,可控开关通常是用一个乘法器实现的,我们用图3―3脉冲编码调制模型说明这个问题。假设有一模拟电

8、压信号v(t)通过乘法器与一个抽样窄脉冲序列p(t)相乘,就会得到一个幅度随v(t)的变化而变化的窄脉冲序列k(t),而这正是我们在第2章中讲过的幅度调制概念。与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相比,其主要差别在于载波不是正弦型信号而是窄脉冲序列(冲激序列)。另外,PCM的输出信号是“0”和“1”组成的脉冲序列,从信息传输的角度上看,该序列的作用相当于模拟调制中的载波,但原始信号(调制信号)不是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