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的临床应用

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的临床应用

ID:21416565

大小:59.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的临床应用王芳张蕊(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830011)【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129-02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经常遇到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的昏迷或肺性脑病谵妄的病人,同时乂需要鼻饲。此时,由于病人谵妄或昏迷,不能配合放置胃管,对使用呼吸机的病人,置入胃管更为网难。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了用引导管(6.5〜7.0号气管导管)导入的方法,先将引导管经鼻放入食道,再经引导管将胃管导入胃中。平时使用的气管内插管,

2、管形是自然弯曲成弧形,根据人的解剖位置,这种弧形角度极易经鼻腔进入气管。在置入胃管时,可将引导管经鼻腔顺弧度置入到咽喉部,即将其旋转180°角,管的前端必然转向咽喉壁,继续向内推进则进入食道。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对32例经口或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置入胃管均获得成功。1临床资料经口或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共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5〜80岁。病种有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性脑病及休克昏迷。2用物及方法2.1用物引导管1根,为6.5〜7.0号气管导管(以能通过鼻腔,

3、且胃管能顺利通过其中为准)[1],由于管的质地稍硬,自然弯曲成弧形,故不需要导丝。表面麻醉用物为喉头喷雾器,药品为利多卡因及麻黄碱。插胃管用物:12号(内径为3.5mm)硅橡胶胃管、石蜡油、棉签、纱布、听诊器、50ml注射器。2.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用棉签清洁鼻腔后,用利多卡因和麻黄碱喷雾数次,并滴入少许石蜡油,取表面涂有石蜡油的气管导管,沿鼻中隔向后上轻轻推行至鼻后孔,然后将患者的头部前屈,如遇阻力则稍微调整方向,将气管导管插入至食管,然后从气管导管内将石蜡汕润滑后的胃管推至食管,插入45〜55cm,

4、用注射器抽吸胃管,发现有胃液被抽出后,左手缓慢将气管导管退出,冋吋右手向胃内推送胃管,以防随气管导管将胃管拔出,再固定胃管。3讨论3.1操作前护理上应注意,了解病人病史,如有鼻衄史的,检查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请耳鼻喉科医师检查冇无鼻中隔弯曲及鼻息肉,做好插入引导管前的准备。为了预防鼻粘膜出血,在鼻腔及咽部喷利多卡因后滴麻黄碱,收缩血管。对清醒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3.2操作中操作方法要正确,经鼻腔置入引导管时,要垂直于病人的面部,防止向头顶方向置入,引起鼻腔出血。在过去的临床经验中

5、,接呼吸机的气管导管气囊是出于放气状态下置胃管,易出现呕吐、误吸、刺激性咳嗽及痰量增多,导致胃管插入失败。此方法置胃管,气管插管气囊处于充气状态,不会对插入引导管产生阻力,而且还能防止引导管误入气管。操作吋,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心率、律的变化,做好抢救的准备并及时记录。在置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1)在插管过程中,若遇到喉头痉挛,插入困难时,向喉部喷少许丁卡因解除喉头痉挛;(2)对于昏迷躁动病人在操作前,应予以充分镇静,可静脉推注异丙酚20〜60mg或咪唑安定5〜10mg;(3)气管切

6、开病人,在置入过程中,气切部位遇阻力可在充分吸引和妥善固定的前提下套管气囊予以放气,并调整套管位置,使导管能顺利通过[2】。3.3操作后密切观察有无鼻腔部出血,准确记录,整理用物及环境。用引导管插入胃管,病人易接受、无痛苦、无鼻腔出血,并且快捷、顺利、准确,32例全部获得成功,成功率100%o我们体会此法与传统的机械通气后置入胃管的方法比较,简单、科学,勿须等到病人完全清醒或无肺性脑病后方可使用。参考文献[1】王旸.浅谈改良式气管导管引导胃管置入法;基层医学论坛;2011/05/06.[2】刘桂芳,朴兰

7、英.ICU&迷患者鼻胃管置管困难分析及对策;工企医刊;2012/25/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