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清照词中的孤独情怀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孤独情怀

ID:21421307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孤独情怀_第1页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孤独情怀_第2页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孤独情怀_第3页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孤独情怀_第4页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孤独情怀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孤独情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李清照词中的孤独情怀摘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传奇般的女性,她以杰出的文学成就让封建时代的女性在中国古代文坛发出璀璨的光彩。她的作品中那孤独、哀怨、凄婉的抒情笔调,那愁肠百结而楚楚动人的女主人公的神韵给后人留下了品味不尽的审美命题。关键词:词;女性;孤独;美;分析李清照的词中的孤独情怀到底由哪些构成呢?这些孤独情怀的抒发又用了好几种方法去表现。我仅以“国破、家亡、夫死等种种悲惨遭遇所带来的万念倶灰的孤寂情思,用的是“内(心境)夕卜(物境)结合,层层渲染”的发法来表达“这个方面去分析:典型的如《声声慢》、《武陵春》、《永遇乐》(落曰熔金,暮

2、云合璧,人在何处)等,下面试分析《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的开头,创意出奇的运用了七组叠词,传神的描绘了一个若有所失、心神不宁、郁郁寡欢的愁妇的形象。它可谓起势俊耸,层层加浓渲染了愁妇的三个心理发展过程:“寻寻觅觅”是她内心孤寂空虚,试图寻觅精神慰藉的表现;寻觅无所得,便环顾四周,只觉得残秋沉寂,一片冷清,连同他内心的阵阵寒冷,

3、浑身顿增难以排遣的凄凉和痛楚;于是,主人公的心绪顺势推进到第三层:生死相隔,一切都成为泡影了,面对一逝不返的昨天,剩下的只有孤寂哀愁、自悲自恸了,因而她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凄凄惨惨戚戚”的痛苦之中。“乍暖还寒”的残秋季节更增加了主人公苦闷难熬的心绪,“三杯两盏淡酒”怎么能敌得过凛冽的秋风呢?“寄雁传书”,是古人企图寄信给远方亲人的一种幻想,而此刻“旧时相识”的“过雁”无疑只能激起了主人公的散偶离群之感,增添了她的空寂和绝望罢了。词的上片,重在主观感受的空间描写,而下片,是把内心旋律与外部自然界的客观变化紧密联系起来,进行心境与物镜的交互感应的描绘: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曾经傲对寒霜的“黄花”,如今憔悴凋零,怎能不联想自己身世。词人枉度一生,桑榆晚景,却愈加孤寂凄凉,在万般难熬的愁戚中,度日如年。“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的以下描写,则进一步从“特写镜头”的物境,去烘托女主人公深沉的心境,形成物境、心境交相染色,感情层层加浓的效果: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急、来雁、憔悴黄花,己经足够牵动女主人公的无限愁绪了,而那连绵不断的细雨,一天到晚,下个不停,敲打的哪里是惹人愁思的梧桐叶子,是在滴穿孤单无助的词人的心尖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字似乎是全词的总旨,作者

5、在最后画龙点睛的写出了它,实在是起到了牵动全词各个部位的作用。但“愁”字又不是这首词的全部,联系作者一生的种种遭遇和彼时彼刻的情景,我们也无法用一个“愁”字去概括他那种难以言说的人生况味。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艺术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把握了内在心绪与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了“滚雪球”般的推进描写。“主人公的主观情感和心理活动的每一个波澜起伏,都与客观景物的更迭发生密切配合,一句紧扣一句,一事沾连一事,在心境与物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矛盾的不断扩大”复杂的孤寂、哀愁、凄凉、遗憾、悲愤、绝望等等感情在对物境的描绘中愈积愈浓,渗出纸面,深

6、深的感染了读者。移情入景、借景言情,是李清照在作品中表现其凄凉寂寞心理的重要方法。如《添字丑奴儿》中的“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淫。”;如《武陵春》中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如《南歌子》中的“凉生枕簟泪痕滋。”、“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是情怀,不是旧家时。”等;特别是是他晚年创作的《永遇乐》:落曰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7、。纵观全词,从写景开始,处处写景,而句句言情。词中的景物,无一不牵动着词人的怅然心绪和孤独情怀,而心绪的波动和情怀的激发,又不断促成景物的变化。“景物推动情感,情感涂然景物,二者交互影响,迭相推移,在不断交错发展中将情感层层推向高潮。”“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结语似景也似情,可谓情景结合、水乳交融。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昔日喜爱热闹说笑,而今却孤苦凄凉、抑郁饮悲的孀妇形象活脱脱的站在我们面前;也仿佛使我们听到了她茕茕孑立在窗前倾听别人欢笑而暗自悲痛饮泣的声音。大多论者都根据李清照的婚前、婚后、以及南渡以后的时间作为分界线,分析其三个阶段所抒写的内

8、容和表现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前期为活泼开朗的少女、青春幸福的少妇,中期为多愁善感的思妇,后期则为凄苦冷清的孀妇。可是纵观李清照的人生经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