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某工程cfg 桩复合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论某工程cfg 桩复合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ID:21437142

大小:6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2

论某工程cfg 桩复合地基基础处理技术_第1页
论某工程cfg 桩复合地基基础处理技术_第2页
论某工程cfg 桩复合地基基础处理技术_第3页
论某工程cfg 桩复合地基基础处理技术_第4页
论某工程cfg 桩复合地基基础处理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某工程cfg 桩复合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某工程CFG桩复合地基基础处理技术:本文主要结合某工程,详细分析了该工程CFG桩复合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技术处理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方案选择;CFG桩;复合地基;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地下室二层,地上23层,标准层建筑平面见图1,建筑总高度67m。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及基岩风化裂隙水,无稳定地下水。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自上而下各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1。  表1场地各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地基方案选择  该住宅楼的层数较多,剪力墙间距适中,根据PKPM

2、结构计算分析,其筏板板底平均反力为480kPa。显然,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均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要求,且其地基土层沉降值也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由于该场地属于高承载力的粘性土分布区域,若使用预应力管桩会造成较高的断桩率和挤土效应,而且工程造价也较高,因此不宜用预应力管桩或其它桩基础。  为了达到既满足设计要求又经济可行的目的,本工程提出了CFG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的方案,对③粘土层进行了加固处理。CFG桩复合地基可以充分发挥场地土的作用,尤其在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天然地基沉降变形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复合地基刚性桩加固效果更显著。考虑到上部结构刚度较大,基础形式采用筏板基础。基底埋深为

3、-7.6m,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500kPa。工程最终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形式。  3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处理方法  3.1CFG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复合地基是经过地基处理后的人工地基。CFG桩(全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由碎石、石屑、砂石和粉煤灰掺适量水泥加水拌和,用各种成桩机械在地基中制成的强度等级为C25~C30的桩,桩体与桩间土、褥垫层一起构成的刚性桩复合地基。  3.1.1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当基础承受垂直荷载时,桩和桩间土都要发生沉降变形。桩的变形模量远比土的变形模量大,所以桩比土的变形小,由于基础下面设置了一定厚度的褥垫层,桩可以向上

4、刺入,伴随这一变化过程,垫层中垫层材料不断调整补充到桩间土上,以保证在任一荷载下桩和桩间土始终参与工作。同时,土由于桩的挤密作用而提高了承载力,而桩又由于其周围土侧力应力的增加而改善了受力性能,二者共同工作,形成了一个复合地基的受力整体,共同承担着  上部基础传来的荷载。  图1建筑标准层平面面置图  3.1.2CFG桩复合地基对地基性状的改善作用分析  1)桩体作用:CFG桩中的水泥经水化反应和与粉煤灰的硬凝反应,生成了主要成分为铝酸钙水化物、硅酸钙水化物及钙铝黄长石水化物等不溶于水的稳定的结晶化合物,这些物质以纤维状结晶不断生长延伸充填到碎石和石屑的孔隙中,相互交织形成空间X状结

5、构,使桩体的抗剪强度和变形模量均大大提高。  2)挤密作用:CFG桩用于砂土、粉土时,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可使土挤密,桩间土承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  3)排水作用:CFG桩的饱和粉土和砂土中施工时,由于成桩的振动作用,会使土体内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刚施工完的CFG桩是一个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将沿着桩体向上排出,直到CFG桩桩体结硬为止。  4)褥垫层作用:复合地基是由级配砂石、粗砂、碎石散体材料组成的褥垫,在复合地基中可以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一定厚度的褥垫可以调整桩、土荷载(竖直和水平)分担比的作用。  5)桩间土作用:在粉土、砂土和塑性指数较低的粘性土地基

6、中,采用不排土法施工时,施工对土体的振动或挤压使摩阻力得到增加。  6)加筋作用:CFG桩复合地基中,桩体强度与桩间土强度相差较大,在自然土层中的柱状体实际上构成了土层的竖向加筋,从而大大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3.2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  本工程CFG桩的桩径为4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桩端持力层为④层强风化泥质砂岩,设计桩长为25m,有效桩长为23m,褥垫层厚度取300mm,采用粒径大于0.5mm的粗砂铺设。  3.3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9.2.6条计算单桩承载力如下:      式中:up—

7、——桩的周长;i为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qsi、qp———为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桩端端阻力特征值;  li———第i层土的厚度。  实际考虑到场地土质不均匀,现场施工条件及设计安全储备等因素,取=1000kN。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9.2.5条计算单桩承载力如下:    =0.04906×1000/(0.22×3.14)0.75(1-0.04906)×340  =390.61242.49  =633.1kP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