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

ID:21447707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_第1页
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_第2页
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_第3页
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_第4页
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债务情况及化解债务的对策与建议  截至2005年底,我县乡村两级债务总额为40720万元。我县乡村两级虽然拥有债权8806万元,但绝大部分是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民所欠“三提五统”和各种税费及其他欠款,基本处于死滞状态,已不具备回收的基础和条件,更不能平衡和冲减债务。乡村两级高达40720万元的债务,绝大部分都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形成的,90%以上的债务已经到了还债高峰期,而目前乡村两级经济基础薄弱,债务包袱沉重,

2、已经严重影响了乡村两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基层组织的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论文联盟项重大历史性任务,作为财政部门,除了加大“三农”的资金投入力度处,也要搞好乡村债务形成原因的分析,寻找化解乡村债务的方法,促进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为此,财政局抽调业务人员深入乡村调研,摸清了乡村债务情况,分析了债务形成原因,探索了化解债务方式,为“三农”问题的破解提出了有力的建议。  一、乡镇债务的形成原因  (1)“普九”达标形成的债务达2327万元,占乡镇级债务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为了改善农村教育教学条件,上级要求农村九年义务教

3、育实行硬性达标,而上级政策性配套资金十分有限,绝大部分资金要依靠乡村两级自筹解决,自筹的渠道主要是向农民集资、银行代款和上级借款,普九达标验收完成后,所形成的债务失去了偿还的来源和能力,形成了乡村两级的债务积累。(2)兴办企业贷款和企业亏损形成的债务达4201万元,占乡镇级债务的28%。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大力兴办乡镇企业的大气候下,乡镇组织不顾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和当资源及市场条件,盲目举债或担保贷款兴办集体企业,由于事先缺乏科学论证,产品无销路,加之经营管理不善,绝大部分乡镇企业亏损、停产以致资不抵债,造成“大办大赔、小办小赔、谁办谁赔”的局面。

4、(3)兴办集体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达2775万元,占乡镇级债务的%。为加快乡镇公益事业建设,在上级资金不到位或配套不足的情况下,各乡镇千方百计举债贷款搞公益设施建设,如修路架桥、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的项目上级硬性要求乡镇配套资金,为争取项目建设乡镇只好举债配套,加之乡镇自主立项搞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又完全依靠借款和筹资,这样基础设施建设搞起来了,乡镇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4)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形成的债务达3002万元,占乡镇级债务的20%。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级要求乡镇相继开展计划生育达标、五好支部、六好乡镇党委、人武部达标等一系列达标升

5、级活动,在当时乡镇干部工资发放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此类达标升级活动、标准化村室建设只能通过借款欠帐进行,无疑增加了乡镇行政运行成本和债务负担。(5)乡镇管理费用形成的债务达1990万元,加之其他各项支出欠款651万元,占乡镇级债务%。由于历史原因,各乡镇编外人员较多,尤其是计生、土管部门人员超编严重,收不抵支,加之部分山区乡镇教师缺编,需聘请编外教师,乡镇贷款借钱为其发工资,因此而增加的乡镇管理费用,形成了乡镇债务。   二、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  (1)为完成各种税费和集资任务形成的债务达4627万元,占村级债务的18%。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民承担的

6、各种税费项目较多,除农业税、特产税和“三提五统”外,还有各种集资和摊派,农民负担较重,无力完成当年所承担的全部税费任务。而村组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税费任务,只好向银行或民间高息借贷,形成“农户欠集体,集体欠银行,村干部吃官司”的状况。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借贷款直接由村干部出据办理高息贷款手续,导致村干部不仅在任时要承担还债责任,有的离任多年还要承担还债责任,有的已经吃上了“官司”,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基层组织的稳定。(2)村级生产性支出形成的债务达6902万元,占村级债务的%。为了增加集体收入,村级组织依托当地资源,千方百计举债搞生产性投入,如植树造林、

7、抽槽整地、兴办各类砖瓦厂、预制厂、采石厂。此类生产性投入,上级没有政策性资金配套,完全依靠村级组织贷款解决,结果是造林基地发展起来了,而短期又不见效益,债务得不到偿还,各类厂子办起来了,又要靠贷款维持生产,最后厂垮人散,债务无人负担。(3)兴办集体公益事业主要是建校、修路形成的债务达8406万元,占村级债务的%。由于我县农村大部分地区是山区丘陵,农村教育布局较为分散。税改前,上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建校资金完全依靠村组向农民收取集资和银行贷款解决。税改后,虽然上级增加了教育建设资金的投入,但因我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上级投入的

8、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和覆盖全县所有小学建设,学校建设仍然需要村级配套资金,税改后又不能向农民集资和摊派,依靠举债增加教育投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