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卓志华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卓志华

ID:21448410

大小:74.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卓志华_第1页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卓志华_第2页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卓志华_第3页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卓志华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卓志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卓志卓志华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湖南张家界427000【摘要】R的:观察临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7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屮A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B组36例患者在A组棊础上増加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就组间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研究。结果:B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4.94%,明显高于A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0.56%(P<0.05);在SAS、SD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经过积极护理后,B组评分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o结论:心

2、理干预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这对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心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是以进行性的左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心内科最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研宂显示,7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可达10%,丑伴随着病情的加重,约有半数患者在3年内反复住院,同时2年内的死亡率更是高达30%[1]。由于本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患者内心会出现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仅仅依靠药物等躯

3、体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其病情稳定。此次我院对近期内接诊的3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堉加实施丫心理干预护理,取得丫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接诊的7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欧洲心脏协会制定的关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了伴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伴奋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伴奋意识障碍的患者。入选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66岁到83岁不等,平均年龄(72.2±4.8)岁;患者病程3到14年

4、,平均病程(6.1±2.7)年。根据NYHA分级,入选患者心功能分级为II级的有23例、为III级的有36例、为IV级的有13例。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6例,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比对,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o1.2护理方法:对A组实施常规护理,其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实施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及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监测;予以患者充足的休息;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提高自身护理水平等。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者增加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2.1熟悉环境:护理人员在接诊患者后,应主动、和蔼的与患者进行交谈,帮助患者

5、尽快的熟悉医院环境,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及紧张情绪。1.2.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影响因素等,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有一个根本的了解,同时也可让患者深入认识疾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其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的进行。1.2.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主动脉的了解患者的生活W惯及相关的爱好、家庭情况,熟记患者个体情况,从心理上争取患者的信任并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2.4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通过聊天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尽可能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患者的诉求。冋吋对患

6、者及苏家属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疾病的治愈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是家庭的期望,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及支持,从而在心理上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1.2.5换位思考: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经常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考虑问题,及吋的帮助患者消除负面的心理情绪,从而奋效的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要学会尊重患者的意见及隐私,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从而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1.3疗效评定及临床观察:参照相关文献对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进行如下分级,将一般体力活动后心率维持稳定,各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II级以上者记为显效;将心率有所下降但在一般

7、体力活动后仍存在上升,各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I级以上者记为有效;将各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心功能改善不足I级者记为无效[3】。此外,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状态越好。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6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积极护理后,B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4.94%,明显高于A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0.56%(P<0.05),详见表1;A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