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原理简述

诗歌原理简述

ID:21450334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诗歌原理简述_第1页
诗歌原理简述_第2页
诗歌原理简述_第3页
诗歌原理简述_第4页
诗歌原理简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原理简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诗歌原理简述  摘要:诗歌有一定的节奏,有一定的旋律;音、意、视觉的节奏旋律会和谐共振。  关键词:诗歌;原理;节奏;旋律;音、意、视觉;和谐共振  本文所说原理,仅指非常适用于诗歌,而不同时非常适用于其他文体的原理。  例如,比喻是一种修辞,诗歌常常用到,但诗歌之外的文体也大量使用,比喻就不在本文论述范畴;  又如,真情实感于诗歌极其重要,但散文、小说,甚至绘画、音乐,也不能缺失真情实感,真情实感就也不在本文论述范畴。  一、节奏原理  节奏,指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  例如,火车行进中发出的“咣当、咣当”声,不停反复,就是一种节奏

2、。  节奏本指声音层面的变化。节指停止,奏指奏响。后来,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周期变化和情感周期变化,乃至生活的周期变化等,也都被认为是一种节奏。例如,人们常说生活节奏等。  诗歌节奏原理,本文指诗歌的语言有鲜明的节奏。  例如,《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e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仅从字数看,《静夜思》每个句子都是五个字,四句构成五个字的周期反复,形成节奏。  平时,我们很少说话句子字数一样多。一旦我们说话句子字数一样多,就很容易被”当作“是诗歌。汉语诗歌,特别是古典汉语诗歌,句子字数大量一样多。  为什么句子字数一样多,容易被”当作“是诗歌呢

3、?因为,一方面我们日常说话也有节奏,但节奏不会如诗歌一样整齐鲜明,如字数一样多等;另一方面,我们天生喜欢有鲜明节奏的事物,有鲜明节奏的事物意味着重复,意味着有清晰的规律,容易把握。  注意,节奏鲜明也不全是诗歌。如顺口溜:  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个够;  感情铁,喝出血。  当然,从广义讲顺口溜也是一种诗歌。只是由于顺口溜在文字形式上、语言风格上,有其俚俗、欢愉等特征,回味性弱,难以产生优美等的心灵共振,所以,在我们习惯于了那些高雅美好的诗歌是诗歌后,我们常将其排除在了一般意义的诗歌之外。  诗歌的节奏鲜明不只在字数方面,还有其他如语音、语义等多个

4、方面。一般来讲,语句越是节奏鲜明,语义越是多层次交织,越有回味性,越能营造出一种氛围,就越容易和读者产生心灵共振,越会被认为是诗歌。  诗歌的节奏同音乐节奏有点类似,但又有很大不同:一是义不同,二是音不同。  诗歌有语义,可以直接表达思想,音乐没有语义,无法直接表达思想;诗歌声音层面可变化范围有限,音乐则无比丰富。  唱歌则介于诗歌和音乐之间。注意,歌词广义讲也是一类诗歌,是更适合唱的诗歌。中国古人诗歌和歌词曾是一回事。  二、旋律原理  旋律,指一种有规律的,错落有致的连续节奏变化。  旋律原本指音乐的音高、音量等变化,后来不仅指音乐,还包括了生活社会等其他一切事物的连续节奏

5、变化。例如,常有人说社会主旋律等等。  诗歌的旋律原理,本文指诗歌的语言有明显的错落有致连续节奏变化。  汉语诗歌中,最直观的旋律变化是字数变化。  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部分(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大家仅看句子字数,就能感受到清晰的错落节奏变化。  例如以句子为单位,四字句、六字句、三字句、七子句等不同的句子,错落有

6、致,节奏变化很有规律。  实际上,我们说话也有一定旋律,只是不像诗歌那么节奏清晰,那么错落有致。  诗歌的旋律不只在字数方面,还有其他如语音、语义等多个方面。  三、音意视觉和谐共振原理  诗歌同一般的语言不同,音上通常有鲜明的节奏和旋律,有音乐美;同音乐也不同,有直接的语义;写在纸张等媒介上,不同于一般的文体,常常分行,有清晰的视觉节奏变化。  诗歌音意视觉和谐共振原理,本文指诗歌音的节奏与旋律和意的节奏与旋律和视觉的节奏与旋律彼此相互作用,和谐共振。  例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7、诗歌前三句异常工整,各方面节奏都非常鲜明。  前三句每句句内,都有三个外部非远景,是意的节奏;每个景物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算一组,共三组,是三个视觉组的节奏;每两个字两个读音,共三组,是三个二音组的节奏。  例如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枯藤”、“老树”、“昏鸦”是三个可引起悲伤感的景物,也是三个二字组和二音组。三个景物和三个二字组、二音组和谐匹配,就在读者脑海里交织作用,产生共振回响。  诗歌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一句都描写了一个方向的景物,三个句子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