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中蕴涵的“共生”关系

玉器中蕴涵的“共生”关系

ID:21451564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玉器中蕴涵的“共生”关系_第1页
玉器中蕴涵的“共生”关系_第2页
玉器中蕴涵的“共生”关系_第3页
资源描述:

《玉器中蕴涵的“共生”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玉器中蕴涵的“共生”关系[摘要]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的玉器大体经历了孕育、成长、嬗变、发展、繁荣、兴盛等时期。中国古代的玉器兼具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功用,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意义,它不但是传统道德文化的象征,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宗教意识和审美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玉器除具有史料价值与收藏价值外,还是馈赠佳品,而且对我国民族工艺品的设计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玉器;文化符号;宗教意识人类社会自有史以来就不断地使用、认识和研发玉器,赋予其一定的人文意义,并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服饰、室

2、内装饰、礼品馈赠等方面,久而久之,玉器便具有了自己特有的象征意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玉文化。一、玉器的产生发展历程我国的玉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萌芽于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其后经历了孕育、成长、嬗变、发展、繁荣、兴盛六个历史时期。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原始居民就已经开始用一些漂亮的石头制成装饰品来装扮自己,美化生活。夏商西周是玉器的成长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社会,中国开始进入等级社会,商、周时代的等级制度越来越明显,玉器的等级之分、功能之分也随之明显,逐渐趋向于成为礼制化用品。春秋战国

3、时期是玉器的嬗变时期。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层面,这个时期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思想活跃,艺术和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此时“礼崩乐坏”,各诸侯国的礼制观念发生变化,与统治者密切相关的礼玉饰品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玉器与礼制紧密结合,出现了流传至今的“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将君子比德于玉,将玉人性化并赋予五德、九德甚至十一德。这一时期,玉器所具有的国家礼器的功能已有衰退的倾向,并有向民间世俗方向发展的趋势。秦汉时期是玉器的发展时期,此时人们开始逐渐抛弃西周的礼制观念。汉

4、代玉器自由奔放,且造型、雕刻、琢磨技术高超,大量采用难度较高的高浮雕和圆雕技术,镂空花纹和表面细刻线纹的手法也广为应用,抛光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史上著名的“汉八刀”玉雕技术就是创造于此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玉雕处于低谷,出土的玉器甚少。隋唐和宋元社会相对安定,玉雕也有了新的发展,玉器愈来愈世俗化,是玉器的繁荣时期。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大量的佛像出现在这时期的玉雕作品中,且造型优美,尤其结合了绘画、雕塑等技艺,形成了唐代独有的玉器风格。宋元时期的玉器已广泛走向民间,玉器更加世俗化和装饰化。玉器仿

5、古也始于宋代,以销售获取利润为目的,促进了玉器的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玉器的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时期的玉器在继承传统的线刻浮雕、圆雕和镂雕等技法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先进的绘画、雕塑方面的表现手法,将玉器的优点融会贯通,使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雕琢出了许多玉器珍品。从石器时代的实用性到夏商周时期的国家礼器,再到汉代把玉器与人们的道德情操联系起来,之后玉器逐渐步入民间,使赏玉、品玉、佩玉、藏玉成为一种风尚,并赋予其迎福纳祥、祛灾除邪的符号意义。

6、总之,玉器的发展历程可简单概括为“物—神—人—物”的发展模式。二、玉器的文化符号意义从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表面的纹饰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玉器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功用,一方面用于祭祀、装饰等领域,另一方面也把它作为一种“气如白虹”的精神象征。这种双重作用是与自然、宗教的联系分不开的。古代玉器体现的是一种精神美,是传统道德文化的象征。自然之美与玉的“共生”是玉器中存在着的客观关系。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也。”玉乃“上天之石”,因吸取天地间的灵气而具有了神秘的意义。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

7、然是整体和谐的,“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玉虽是自然天生之物,但玉器是人工制品,人们有目的地将玉进行加工、转换,雕琢成工艺品,从而把人工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境界。玉器虽有其自然属性,但人们根据自身需求而赋予其更多的寓意,故有“君子比德于玉”等说法。这是古人将玉人格化,并赋予其“美”和“德”两重性格的结果。中国的玉器艺术,每个时代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且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玉器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作用的完美结晶,它所具有的意境与自然融合的特性,足以让我们心旷神怡,体会到人与

8、自然之间的情感交融。玉器还与中国人的宗教意识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很有限,人们希望能有一种寄托物来和谐人与神的关系,并寻求由此带来的恐惧和焦虑的解脱。从考古学的有关资料中可以看出,那些带有宗教意义的玉琮(见图1)便是原始人用以和谐人神关系的介质之一。新石器时代玉器还抽象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某些宗教观念和审美价值。在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人类社会初期,人类只能依仗大自然的恩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