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困境与对策探究

校企合作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困境与对策探究

ID:21452728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校企合作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困境与对策探究_第1页
校企合作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困境与对策探究_第2页
校企合作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困境与对策探究_第3页
校企合作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困境与对策探究_第4页
校企合作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困境与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困境与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校企合作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困境与对策探究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践阶段普遍面临困难,该文通过高职经营管理类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内涵及现状分析包括:校企合作差异,学生素质,教师指导、制度机制及区域经济差异等相关因素影响,从校企合作的目标、合作的模式、考核方式、服务区域经济等不同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就如何实现社会,企业,学校协同育人机制问题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协同顶岗实践困难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208-02  1高职顶岗实践的内涵与现状  高职学生顶岗实践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人才培养模

2、式,强调校企双方共同培养,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培养方式之一。随着高职校企合作持续开展,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阻碍了高职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也让高职学生现有的顶岗实习陷入困境。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校企合作中经营管理类学生需求的企业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校企合作目前的情况及学生顶岗中存在的问题。  此次调查发出问卷共50份,有效问卷32份,有效问卷中反映:所有被调查企业近三年都有与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企业用人需求,主要来源于应届专业学生,其次是社会人才市场招聘。对基础岗位的需求量最大,占到所需人数的

3、95%及以上,服务类、加工制造类企业用人需求量明显较大。  通过调查,了解到企业所需的顶岗实践经营管理类学生,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并不是第一位的,83.3%的企业更重视学生的养成习惯,知识创新,这也是目前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反馈情况里,学生欠缺的方面。对现有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87.2%的企业认为,目前的合作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全部要求,还应探索更灵活,更丰富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深度合作有限。另外,90%以上的企业认为,学校应加强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并给予相应指导,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最终考核需要企业参与评定。  2当前顶岗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高职

4、学生顶岗实习定位不清,养成习惯、创新能力有限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首先是企业员工、再才是学生,然而,很多学生不明确自身的角色。学校里总是想着做兼职,有机会去了企业,又总是认为自己是学生,眼高手低,很难放手。这些反映在顶岗实践环节具体行为表现出:不满意从事基层,重复的工作。看似简单的工作又不能很快上手,怕吃亏,怕受累,总是期望轻松又高报酬的工作,逃避现实。实践中,高职经营管理类学生创新能力表现也有限。自主学习能力缺乏,没有质疑精神;不善于表达自身的意见与想法,缺乏冒险精神;信心不足,逃避困难;缺乏系统的思维习惯,判断能力不强等,以至于他们在顶岗实习中几乎不能对所?W所做提出

5、新的想法,难有独到的见解,影响顶岗实习中的效果。  2.2校企合作的方式及模式较单一、校企沟通有差异  现有校企合作所调查32家企业认为:导致校企合作存与模式较单一的主要原因包括:企业可提供岗位有限,接受大批实习学生无形中增加企业经营管理的责任或涉及商业机密等问题。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大多都是生产型,能提供较多岗位的,但基础型岗位,简单、偏体力、少脑力,工作有强度。目前,校企合作中主要采用工学结合,订单班的形式,校企合作深度、灵活度等问题亟待解决。  校企双方差异,导致沟通问题。学校希望大部分学生在企业中参与实践,接受企业管理,学以致用,而企业则希望只接受为企业所需的人,而

6、非大部分,另外,实习学生也常常受困于“实习”身份或“学生”身份,难以被认定为与企业形成正式劳动关系,缺少有力的保障。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  2.3对顶岗实习学生指导管理和考核方式有限  调查中发现,企业对顶岗老师岗位安排支持度有限,顶岗实习需要学校配合企业来运作。例如,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的时间,既要受到企业用人单位时间的影响,又要符合学校培养学生的进度安排。教师既要完成学校基本的教学任务、科研,还要兼顾指导顶岗学生。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需要不仅需要专业指导,经验指导,还能及时沟通、心理调适。事实上,理论教师实践能

7、力有限,实践教师理论指导不够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地点较分散、岗位不同、工作时间差异而难以集中,指导工作展开有困难。学校带队教师与学生人数比例不合理,无法全面覆盖,影响实习效果。  学生实习情况大部分从学生实习报告中获知,或少数由企业方反映,缺少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有效管理及考核标准,单向获得实习情况的考核方式很难全面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  2.4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影响校企共同开发的内容  社会需求的是既注重技能,又更注重人的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也是高等职校培养学生的核心。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完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