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启示

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启示

ID:21455777

大小:3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2

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启示_第1页
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启示_第2页
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启示_第3页
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启示_第4页
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启示[论文关键词]金融中心 形成 发展   [论文摘 要]上海从北宋起,已拥有相当繁盛的海上贸易,后又逐步成为沿海贸易主要中心。开放口岸以后,外贸中心迅速北移,上海逐步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和手工业中心,并随之而形成全国的金融中心。本文通过对上海经济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对于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的若干看法。并就上海今后的发展给出了个人的理解。      一、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概述      上海从北宋起,已拥有相当繁盛的海上贸易,后又逐步成为沿海贸易主要中心。开放口岸以后,外贸中心迅速北移,上海逐步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和手工业中心

2、,并随之而形成全国的金融中心。   近代上海主要的金融机构有典当、钱庄、银号、票号、外资银行、华资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运用各种不同的业务方式,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要,成为人们生活中体现价值形态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经济部门。   现在,上海正在向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方向努力,在这期间,除了对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横向研究外,纵向地对旧上海金融中心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所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研究,也是一项极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二、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众所周知解放前上海是旧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作为

3、金融中心当时主要特征是:(1)金融首脑机关集中在上海;(2)社会货币资本的大量集中;(3)金银、外汇的总汇,货币发行的枢纽;(4)全国利率和金、银、外汇行市以上海为转移;(5)银行经营各种金融业务,运用多种信息工具;(6)按经济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总的来说,过去上海金融业务活动经验丰富,金融知识和技术也有相当高的水平,只要撇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产关系,是有许多地方可以借鉴的。   (一)金融机构密集和社会货币资本的集中   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诞生,为我国开办新式银行做了先导,随即,一大批银行在上海天津等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创设。到1935年,全国银行1

4、64家,总行设立在上海的58家,占总数的35%。在上海的43银行工会会员银行中,有35家总行在上海,占81%。加上设立在上海的分支机构,共有银行机构182家。此外,还有12家信托公司,48家汇划钱庄,4个储蓄会,1家邮政储蓄金汇业局。   上海不但金融机构多,而且资金的集中也十分突出。根据1936年各行已缴资本,存款,公积,兑换券等四项可运用的资力按以下方式进行测算:   (1)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外地未设分行者按百分之百作为在上海的资本;   (2)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外地设有分行者,以50%作为在上海的资本;   (3)外地银行在上海的分行,以25%作为在上海

5、的资本;   (4)本地钱庄全做为在上海的资本;   (5)信托公司比照银行分类估算。   上海设立了那么多的金融机构,集中了那么巨大的社会资本,它们的活动范围自然不会只局限在十里洋场。上海金融业的重大作用,还在于它的联系和重要影响已辐射到全国各地。上海的银行家们不仅把自己的触角伸向了主要的大城市,就是在小城镇也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努力构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金融网,上海就是这个金融网的网结,是金融的决策地和指挥网,因此,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就突显了出来。   (二)灵活的金融周转促进了上海的兴旺   上海地理位置极其优越,上海地处长江口的三角洲冲击平原,控长江

6、咽喉,扼东海要冲,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已成为全国贸易重要港口,被称为“江南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开放口岸以后上海随即成为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倾销商品,收购原料的主要口岸,所以贸易日繁甲于全国。   上海作为全国的贸易中心还在于它是最大的转口码头,是旧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中转贸易站,举例来说,1930年洋货由上海进口的为68386万两,占全国进口额50%以上,而其中的一半是转口贸易。再举例来说1930年土货进口有33162万两,转口贸易占一半以上。由此可见转口贸易数量之大,密切了上海与国内其他港口的经济联系。   (三)巨额的国际贸易是上海金融发展与兴盛的基础   在19

7、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经济发展蓬勃发展,超越广州,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上海进出口贸易十分兴盛,成为东亚的贸易中心。在那个时期,上海每年有十数亿元的出入口贸易。在抗日战争前,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商行有800多家,洋商占80%,对上海的金融业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接受了在上海的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的企业,开设了官商,私商名义的商行,意图控制上海的进出口贸易。中央信托局经营的贸易数额尤为巨大。再次,刺激了国外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目光远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