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的理论根据

泰山封禅的理论根据

ID:21456919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泰山封禅的理论根据_第1页
泰山封禅的理论根据_第2页
泰山封禅的理论根据_第3页
资源描述:

《泰山封禅的理论根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泰山封禅的理论根据也许,来自东方,来自海岱的魅力,才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真正动力。  管仲说,古代封禅泰山的72家中最后一位是周成王,时间约在公元前11世纪。我们假设管仲的说法有相当的根据,那么,到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公元前221-前210年在位)封禅泰山时,泰山已经寂寞800年了,这800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800年,也是中华民族第二次大融合的800年,是从奴隶制、诸侯制走向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的800年。  当历史的车轮碾到战国之际,敏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预感到一种更高形态的新的统一国家的曙光即将出现

2、于东方地平线上。离泰山不远的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一位叫做邹衍的思想家提出了为新的大一统国家的出现制造理论依据的“阴阳五德终始”说。他认为江山不可能是一姓的永久天下,改姓易代是控制宇宙的五种力量“木、火、水、土、金”相克相生、循环运转的结果。一个旧王朝的德运衰败后,一个朝气蓬勃的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王朝就取而代之,这是“顺天而行,受命于天”。而为了向天下昭告德运已经转移,最好的办法就是到泰山去举行一个仪式。  为什么一定要到泰山来举行仪式呢?一是因为泰山自古以来就是天子向天帝报告述职的神坛;二是泰山居于东方,

3、又叫岱宗,按照“五行”的说法,东方是阴阳交代的地方,是万物发生发育的地方。一个新王朝是应天命而起的,为了使这个新生取得“应运承天”的合法性,必须封禅泰山。  在临近南天门的盘道东壁上,刻有“峻及于天,发育万物”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揭示了泰山作为天子柴望和封禅的最高神坛的神圣内涵,在中国大地上,除了泰山,再无第二座山可以承载这八个大字的分量。  封禅同柴望相比,虽然仪式形式变了,但政教内涵仍然没有变。  所谓“封”,就是在泰山极顶聚土为坛以祭天,皇帝登坛向天密祷,等于宣布对天下的合法统治,这同“柴于上帝”的“报

4、告”之义没有什么两样。  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下找一座小山,扫出一片净土来祭地,以此报答土地福广恩厚之情,同时也是宣布对土地山川的合法占有,这同“望秩山川”的含义也是接近的。  古代思想家把这种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来为政治权利作合法性论争的宗教意识概括为“神道设教”。  历史上第一个照着“五德终始”说的理论把封禅大典予以正式实行的,就是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在他完成统一大业的第三年,这位来自中西部的统治者,浩浩荡荡向东方进发。  秦始皇东巡先登上邹县东南的邹峄山。由于800年不曾有过封禅大典,秦始皇及其随行

5、大臣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做,于是就征召鲁国儒生、博士70人,一起跟他到泰山脚下商议封禅之礼。但这些儒生都说封禅的礼仪十分简单,就是扫地而祭,关键是对泰山一定要尊敬和虔诚,千万不可傲慢。秦始皇听后,觉得非常奇怪,并怀疑儒生们可能是在捉弄自己,于是他贬退儒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办法登上岱顶,筑坛祭天,然后从泰山背面下山去梁父山禅地。  公元前211年,一块大陨石从天上坠落到泰山前,有人在陨石上秘密刻上七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闻之大为震惊,急派御史查办,但没有一个人自首和告密,于是下令把陨石附近的居民杀光,并把

6、陨石销毁。第二年,当秦始皇又一次东巡时,归途中病死沙丘。  这位做梦都想着东方,在位12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东方巡游的秦始皇,情系东方,他死后陵墓前的兵马俑阵直指东方,严阵以待。也许,来自东方,来自海岱的魅力,才是他统一天下的真正动力。  秦始皇封禅泰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帝国,正式向天地隆重报告它的庄严诞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