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ID:21463507

大小:55.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58-02作为一名品德教师的我,清楚地知道上好《品德与社会》的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是让学生离开课堂,步入社会生活,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但是从现有的条件来看,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组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体验活动,而且有些生活场景也不是人人都能亲身经历的。怎样让品德教学找到回家的路,真正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呢?在几年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进行了认真地实

2、践和探索:1.愉悦课程生活,丰富儿童体验在品德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联系儿童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生活故事来组织教学。有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限制,对某些现象不能理解时,教师要充分创设生活情景来丰富学生体验。如:教学四年级《擦亮眼睛》这一课,学生对巫婆的"斩妖见血H花招很好奇,有的甚至真的认为巫婆有这个本领。为了让学生破除迷信,相信科学,我找来了材料和学生一起做这个实验,让学生也来当一当"巫婆"。当学生用碱水浸过的刀砍到n神符"上时,看到H神符n变红出血了,一个个都兴奋地叫起来:”妖怪被我砍死了!"妖怪真的被

3、我们砍死了吗?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用不同的材料做实验,最后才发现原来是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在起化学反应。根本没有什么妖怪,是巫婆骗钱害人的。1.收集生活素材,丰富活动资源”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我们现在强调生活和儿童是我们的教学资源,提出新的教材观,视教材为一种范例,就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让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思品课堂提供生动多彩的材料,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以此来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素材,建立教材,活动与儿童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故事,诗歌,谜语,名人名言,案例

4、,新闻等,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加以利用,使学生倍感亲切,还可以作为话题,开展活动化教学。如教学《农产品的家园》一课,我在课的导入部分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了十种农产品的谜语:玉米,花生,萝卜,石榴,桔子,西红柿,土豆,甘蔗,辣椒,西瓜,让学生来猜谜语,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更好地利用他们己有的生活经验来参与新的学习。较好地隐蔽了教育意图,让学生没有感到你在教育他,要他怎么做,而是他们自己在寻求答案,在交流应该怎么做,拉近了品德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也丰富了品德学科的活动化教学的资源。另外,在课堂中引入一些数字材料

5、,可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走进社会参与生活实践社会就是大课堂,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能力。如教学《动物、植物和我们》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田野去认识了一些植物,了解它们的种类、外形根、茎、叶、生长方式、分布、作用等,使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到植物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植物对我们人类的帮助,人类为了保护环境,健康

6、生活,每年都要植树造林,我和学生们也种下了一棵小树,保护大自然,人人有责。理论知识与体验生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又如在教学《我长大了》一课时,我开展了"调查自己成长历程"的主题活动,课前学生采访父母,收集儿时物品,回忆童年趣事。课上学生带来了采访父母的录音,出示自己的出生证、胎发、成长相册,反映自己一步步长大的经历,进而充分感悟到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关心、体贴家人的方法,在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给妈妈按摩,帮爸爸捶背,

7、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关爱家人,我还要求学生学习制定支配20元钱的方案,绘制成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品德与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征,;L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通过社会实践让有限的课堂得到无限的延伸,让枯燥的说教变成丰富的实践,而学生在其中所受的教育自是不言而喻,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1.正确把握活动化教学学习方式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是体现学生主动性的标志。这就要求我们采用学生乐于和易于

8、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不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所以,高效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在考虑授课内容创设活动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学生知识形成具有阶段性不同,也是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