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

浅议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

ID:21469514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浅议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_第1页
浅议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_第2页
浅议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_第3页
浅议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_第4页
浅议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信贷业务收入是邮政储蓄银行的主要收益经济,信贷风险也是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本文首先介绍了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背景,然后分析了邮储银行信贷业务存在主要风险和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信贷风险控制的若干措施。一、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背景、意义1.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背景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金融业态演变的持续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呈现。随着邮储银行的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在当前邮电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其贷款管理中存在的弊端逐步显现,如出现顶冒名贷款、贷款被挪作他用、违规进行借新还旧等,邮储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面临巨大挑

2、战和压力。信贷成熟的国有银行资金实力雄厚,信贷管理水平高,但邮储银行刚刚进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上,同时又有很多缺陷导致应对风险能力脆弱。如为了提高效率,将审查审批权放在支行;员工利用自己的职权违规放贷,利用假权证给自己亲属放款等。2.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意义首先,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是促进邮储银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提高竞争力,开拓经营和强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其次,通过不断完善邮储银行信贷管理,准确把握和及时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经营和客户服务的规范化,为邮政储蓄银行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二、邮储银行信贷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1.邮储银行主要风险(1)信用风险

3、。信用风险主要指借款人因外在或自身的种种原因无力履约。外在原因主要有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困难或者订单减少,导致经营无法持续而丧失还款能力。自身原因主要表现在借款人不守信用,承约还款而没有按时还款或者是对借款行为不负责任,有意隐瞒真实目的,骗取贷款的恶意行为。(2)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过程中遇到宏观经济持续低位运行,国家多次调低贷款利率,或者采取不当的经营策略,集中在批发和零售等行业的贷款客户占51%,超过30%的警戒线,从而引发的可能威胁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3)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指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信贷从业人员对信贷业务管理水

4、平不高,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风险管理能力较低;制度执行不到位,违规操作,如信贷员编造名义借款人经营信息,为实际用款人集中用款提供方便或是审查审批人员、贷后管理和检查岗未严格履行职责,由此造成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2.邮储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1)社会信用观念淡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诚信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相匹配,从而衍生出社会的信用观念淡薄和社会失信现象。这种社会意识和现象直接波及信贷业务领域。(2)无法根据借款人风险制定差异化利率。由于我行利率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不管是优质客户还是一般客户群体基本给予相同的贷款利率,无法实现差异化的服务,从而无形中增

5、加了银行对高风险客户的贷款风险。(3)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贷款操作过程中,注重贷款数量轻视贷款管理,未从贷款用途、还款、资产负债状况和现金流等进行全面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未严格履行职责、贷后管理检查流于形式,未通过贷后检查及时发现客户经营情况变化。缺乏动态的跟踪监测,以致难以控制贷款资金使用的全过程。(4)信贷人员管理水平不高。信贷人员虽然经培训考核上岗,但培训时间较短,未能全面掌握信贷各业务制度和要求。同时未定期开展后续的培训和学习,考试成绩较差,对金融业务及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相当匮乏,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信贷人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对客户经营性现金流的银行流水未认

6、真审核,未严格审核和定期监测客户在我行的结算量,而是过度依赖抵押。(5)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首先,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对信贷风险的整体把握。其次,在风险防范上未将风险关口前置,积极应对,提前化解风险。最后,考核机制不健全,偏重业务发展激励,轻视违规处罚;在风险控制责任认定上,对责任人的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三、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的措施建议1.完善信用体系,做好违约风险的控制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化解贷款违约风险发生的有效途径和必要前提。通过征信系统,银行可以全面了解客户及其家庭的总体负债情况,可以高效地获取借款人外部的信用信息。使得银行在

7、发放贷款前,能客观判断客户真实身份、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规避潜在的风险,避免出现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银行有效地做好违约风险的贷前控制。并与各商业银行共同建设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了解客户在银行间的授信情况,共享客户信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客户信用情况,作出合理的授信决策。同时借助于征信系统,银行在贷后环节可以进行贷后管理查询,监控客户征信情况,提早对问题客户进行处理,提高贷款资产质量。2.提供差异化服务,培育高端的客户群体首先,培育风险低、潜力大、信用好的高端客户。一是电信、电力和金融等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处于优势行业,文化素

8、质较高。二是国家公务员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